当前位置:河南站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善用社会捐赠为一流大学建设添“翼”(1)

2017-05-19 08:46:18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善用社会捐赠为一流大学建设添“翼”(深聚焦)

●当前我国高校基金会,资源依赖性偏重、资金管理专业化程度还相对较低。

●高校基金会地区发展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马太效应凸显。

●高校基金受投资专业缺乏等因素影响,在投资增值等方面存在较为单一化、保守化的倾向,同时缺乏有效的资金保值增值方式,资金收益仍相对较低。

日前,浙江大学接受校友企业捐赠,获11亿元捐款,再次刷新国内校友捐款最高金额纪录,引发各方关注。

其实,针对捐款数额是否为“史上最大校友捐款”的讨论,仍是基于事件本身的关注,而与之相关的,我国高校目前校友捐赠率的整体现状、校友捐赠的管理和使用、校友基金会的建设及其在高校发展中功能使命、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如何持续创新校友反哺母校机制等,为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更深层次、更需要研讨的话题。

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发展,已走过23个年头

当前我国高校的社会捐赠,尤其是校友捐赠的整体状况如何,从此前相关机构做的调查中可见一斑。

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此前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从1980年至2015年底,全国高校累计接收国内外社会捐赠(含软件捐赠)总额为750多亿,其中,100亿以上的有1所,50亿以上的有2所,20亿以上的有12所,10亿以上的有17所,累计在1000万以上的大学有172所。从上榜高校所在地区来看,累计社会捐赠总额10亿以上的地区有14个,北京高校接收社会捐赠金额最多,高达200多亿,遥遥领先其他地区;其次是上海有100多亿,广东有80多亿,湖北有50多亿,江苏有40多亿,浙江、湖南、安徽、福建、吉林、陕西、山东、辽宁、天津等地区高校捐赠均在10亿元以上。另外,截至2015年底,清华大学累计接收大额社会捐赠总额超过100亿元,北京大学超过60亿元,在全国大学接受社会捐赠的行列中处于领跑位置。

应该看到,尽管起步较晚,1994年第一家高校基金会——清华大学基金会建立,才正式拉开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发展帷幕,但在这20多年间,积极吸纳社会捐款,多渠道筹措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校友反哺学校建设,已逐渐成为一种校友理念与文化。

一方面,这与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认知有关。“从国际情况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依靠政府拨款、学生缴费、社会捐赠、社会服务等多渠道,如美国2013到2014年,公立高校总收入是2872亿美元,财政拨款占38%、学杂费占20.6%、捐赠收入超11%、社会服务收入占30.1%。公立大学财政拨款较多,捐赠收入也很高。”在日前于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教育基金发展的中国路径研讨会”上,财政部科教司司长赵路介绍。

另一方面,与政策的引导有关。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介绍,“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慈善法,以及教育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政策的出台,都推动了高校基金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2009年财政部与教育部联合出台了《中央级普通高校捐赠收入财政配比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捐赠配比专项资金,对中央级普通高校捐赠基金实行财政性奖励补助。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为中央高校安排配比资金近170亿元,该办法的出台激励了高校吸取社会资源多渠道筹集办学基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了中央级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快速发展,其数量和规模均迈上了新台阶。”

2017年世界华人文明交流经典案例征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新闻热线/内容合作/媒体支持:0371-56279388
商务(广告)合作:0371-56279366
联系邮箱:798334716@qq.com

中华网简介| 河南频道简介| 广告投放| 联系我们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23641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