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新图景!北京东城以“崇文争先”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新图景!北京东城以“崇文争先”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0-09-27 16:38:50 来源:光明网

共绘“文化东城”新图景

北京东城以“崇文争先”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东城范式”声誉日隆,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魅力尽显……9月27日,北京东城发布《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 进一步加强“文化东城”建设的实施意见》(下简称“《实施意见》”),并与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美术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近40家驻区文化机构、文化企业负责人出席,见证本次活动。建设“文化东城”“活力东城”“精致东城”“创新东城”和“幸福东城”的美好蓝图,正徐徐打开。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近年来,东城区积极推进“文化强区”战略,持续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意见的发布,为东城贯彻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坚持“崇文争先”理念,勾画了行动路线,彰显了以“文化东城”弘扬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与使命担当。

文化是东城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传统与现代并存。既有故宫、天坛和大运河遗址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有大片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诸多现代化的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等文化资源。

发布活动上,两项重要的签约仪式见证了“文化东城”建设迈出的新步伐:东城区与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话剧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提升城市品位、擦亮戏剧品牌打开了空间,成为东城与属地文化机构合作的新典范。

新理念:“崇文争先”理念为东城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8月底,《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正式公布,首都功能核心区迎来历史性新起点。为了以文化塑造东城发展新格局,形成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东城范式”,东城区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定位,起草出台了《实施意见》,提出将“崇文”作为发展的实施路径,为“五个东城”建设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与精神支撑;以“争先”作为发展的价值目标,坚持文化赋能,以文化塑形象、增动力、提品质,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

按照“崇文争先”的总体要求,构建“文在城中、以文化城、文城一体”的整体城市意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文化创意相得益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新期待,全面扮靓城市文明底色。到2025年,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东城范式”声誉日隆,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魅力尽显,“文化东城”成为弘扬文化自信,彰显首都形象的城市标识。

新格局:“一轴、两区、五带、五城”推动老城保护与复兴

展开东城地图,41.84平方千米的古都大地上,“一轴、两区、五带、五城”的“一二五五”文化布局正在成型,构建着鲜明特色的东城文化发展格局。

“一轴”即突出中轴线文化主脉的核心地标;全面烘托中轴线作为城市骨架的统领作用,突出核心价值和文化功能,筑牢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坚实根基。

梁思成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中轴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汇聚着北京城市建筑精髓,蕴含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更彰显了大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实施意见》明确了通过中轴线申遗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擦亮中轴线这张“金名片”,是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应有之义,也将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光添彩,对于北京老城保护意义重大。

“两区”即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与“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双示范”叠加优势,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融合贯通发展。

“五带”即建设“北大红楼红色文化传承带”,以北大红楼“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为核心,推进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主题保护,建设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弘扬传承重点片区;建设雍和宫-东四南老城文化保护带,打造古朴厚重的老城典范文化街区;建设前门京味文化体验带,着力挖掘百年天街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打造彰显首都文化魅力的“传统文化体验消费街区”;建设王府井商业文化发展带,打造展示新时代首都改革开放成果的窗口、独具人文魅力的国际一流步行商业街区;建设东城园创新文化集聚带,凸显文化经济引擎作用,加快形成实力强劲的高精尖产业集群。

“五城”即重点打造“戏剧之城”,联动全区各类剧场、文艺演出团体,构建演艺全产业链生态;“书香之城”,构建阅读文化生态圈,点亮城市的文化灯塔,守望市民的精神家园;“博物馆之城”,构建“全域博物馆体系”,赓续古都历史文化根脉;“非遗之城”,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政策优势,打造最“京味”非遗文化休闲地;“中医药文化之城”,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传承好中医药文化瑰宝。

留住记忆,记住乡愁。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历史文脉与时尚风尚交相辉映的古都画卷,已壮丽开启。

新模式: 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融荣共生

推动文化与城市发展主要领域的融合发展,是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东城范式”的基本模式。

翻开《实施意见》,“重塑中轴线壮美空间秩序”、“留住北京独特的城市记忆,构建非遗传承和老字号复兴的‘东城样本’”“每年至少建成一家‘最北京’特色书店。”……在东城,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将被挖掘,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新时代魅力将在东城全面绽放。

实施文化引领工程——聚焦推动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东城生动实践,包括高扬新时代党的理论旗帜、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高地、实现精神文明创建走在前列、构建主流价值现代传播新格局四个方面,着重建设先进文化领航区。

实施文化传承工程——聚焦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包括重塑中轴线壮美空间秩序、树立老城保护复兴示范标杆、焕发古都文化新时代魅力、擦亮“非遗”“老字号”金字招牌四个方面,有序建设传统文化生态区。

实施文化服务工程——聚焦构建与首都功能核心区相匹配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优化公共文化网络新布局、健全公共文化供给新机制、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特色文化活动新品质、打造“大戏东望”演艺新生态五个方面,着力打造公共文化品质区。

实施文化创新工程——聚焦加快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包括加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开辟文商旅深度融合新场景、深化文化与体育、教育、中医药融合共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集群五个方面,全面构建创新文化示范区。

实施文化传播工程——聚焦全面提升“文化东城”影响力,包括发挥重大节事辐射效应、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引导、提升文化品牌传播能力、扩大东城文化交流合作四个方面,整体塑造首都文化展示区。

“五大工程”彰显了东城区融合化、协同化发展的思路,鼓励在社会实践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提炼文化要素,使得古都文化根脉和当代文化风尚能够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产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且富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带动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弘扬。

一系列举措掷地有声。《实施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文化赋能效应,推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创新增长。对此,还提出诸多举措,如加快“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国家电竞产业基地、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建设,开发多位一体的“文商旅智慧云平台”等,为东城区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形成一批服务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基地。

“故宫以东”文化发展中心、“京味”文化体验区、“文菁”文化+产业基金……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东城”建设,意见反复打磨,提出了多种手段,并将融合发展、文化赋能作为“崇文争先”的核心要义,打造引领示范全国的文化发展模式,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融荣共生,成为东城发展的亮丽名片。

新路径:形成“文化东城”建设的强大合力

东城区将“崇文争先”贯穿在城市发展顶层制度设计上,梯度性构建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四梁八柱。同时,形成多部门同频联动、深度参与的大文化发展格局,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文化东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文化东城”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智库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

共享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成果,是《实施意见》透露出的重要信息。无论是完善“文化东城”专项政策、织补政策,还是建设全区共享的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启动“文化人才直通车”计划,都体现着东城区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效统一的原则和初心。

提升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东城范式”的动力之源。“文化强区”的目的是提升人民的文化福祉。《实施意见》聚焦构建与首都功能核心区相匹配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服务群众融入到文化治理之中,明确了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东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引领示范的新方向。如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建设一批跨区域服务的“城市活力文化空间”,将公共文化贯通融入城市生活服务圈,联合实体书店、剧场、出版社、景区公园等,增设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惠民文化活动,分阶段实现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社会化,创新发展“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以打造公共文化品质区,激发和汇聚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发布活动上,东城区与社会各界合作牵手,也为共享机遇开启了新的航程。东城区将联合中国美术馆,推动“一馆一城”建设,利用重点商圈、特色街区的公共空间设置“公共艺术长廊”,策划发起“美育日”活动,提升城市品位;选取东城区标志性文化场所,举办艺术交流活动、文化艺术展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合作,建设国际戏剧交流中心、中国话剧艺术馆、共建“戏剧文化体验中心”,促进戏剧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等,联手攀登文艺高峰,擦亮“大戏东望”品牌,使“戏剧东城”成为北京市打造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

新场景:守正创新激发创造活力

推动文化新基建、培育文化新动能、营造文化新场景,东城区坚持守正创新,谱写着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

文化科技融合,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文化金融融合,注入了产业发展的活水;文商旅融合,开辟了消费新场景;文化与体育、教育、中医药等各行业碰撞,开创了全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文化新场景的逻辑贯穿在《实施意见》的文本中,让文化的价值蔓延到城市、产业、生活的各个角落。

打造文化科技融合新场景——重视新兴技术在文化东城建设中的应用是《实施意见》的一大亮点。《实施意见》重视文化服务工程的数字化建设,提出要健全公共文化供给新机制,即上线新版“东城文化云”,以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加强智能场景运用。《实施意见》重视数字技术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提出推动中轴线数字化建设,多维呈现重要历史场景和文物建筑。提出借助VR漫游、短视频、旅行直播等手段,推动历史文化线上传播。借助数字网络技术大幅提升东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能力。

激活文化金融融合新场景——《实施意见》指出,东城区将围绕“四个体系”,即文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文化信贷风险分担体系、文化创业投资扶持引导体系、文化资产定价流转体系,以及“两个创新”,即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文化与金融合作模式创新,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打造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示范模式。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和北京市区域性先行先试政策,不断完善“文菁计划”扶持手段,系统构建有竞争力的文化金融政策体系。此外,通过建立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创建“北京文创板”、建立示范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和特色园区、支持各类文化金融机构落户等手段,打造文化金融创新服务高地。

开辟文商旅深度融合新场景——《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实施“文化商圈”计划,推动王府井、前门、隆福寺等商业街区品质化发展,植入高品质文化设施、文化景观、文化项目、文化业态,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文化商业新地标。建立区文商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完善品牌战略规划,构建“故宫以东”IP运营管理平台。策划推出夜间文化消费主题活动,丰富夜间文化消费业态,塑造高品质休闲生活方式。

拓展文化与体育、教育、中医药融合新场景——根据《实施意见》,东城区将立足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积极培育体育表演业、健身娱乐业、体育广告业、体育旅游业等业态,构建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扎实推进“文化·传承2030工程”,积极培育在线教育、研学游学、非遗活态传承等文教融合业态,打造一批服务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在线文化教育品牌机构和教育研学实践基地。以东城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继续打造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活动品牌,举办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论坛,积极推动修复清太医院,筹备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特色鲜明、活力迸发的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将成为东城区激发创造活力、展现文化场景生命力的汇集地,为文化供给创造了多元模式,为文化传承增添了无限可能。

文化东城,风华正盛。未来,更多创新项目、文化成果、精品力作,将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孕育;更多创意人才、文化精英、优秀企业,将在这个创新生态中生长。“文化东城”将以更澎湃的活力,奋力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东城篇章。(张志刚)

(责任编辑:耿倩)

为您推荐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