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教育 > 高校 > 新闻速递 > 正文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2021-02-22 11:53:48 来源:中华网河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区域和学校发展实际,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以“六化”为引领(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教学科研化、科研服务化、管理创新化、创新成果化),统筹推进学院党建、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五位一体建设,不断提高学院建设水平和我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校党委书记余作斌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线上思政课教学

一、坚持工作学习化 学习习惯化 持续充电强头脑

近平总书记说过,“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首先,思政课教学内容极为丰富,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诸多方面。其次,思政课教学政治性和时效性很强,需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新情况,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这些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为抓手,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养。除此之外,在学院建设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都需要在工作中坚持学习,以学习推动工作。

近年来,学院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采取五种常态化学习方式,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业务水平。一是每周二下午例会集体学习活动常态化。通过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组织教师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教育理念及教育学方法等方面知识的集体学习活动。二是组织专兼职教师每周五下午集中收看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常态化。自2019年4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启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周末理论大讲堂”活动以来,学院积极组织专兼职思政课教师,收看了52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名专家讲座,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导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学。三是每两周开展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常态化。各教研室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采取听评课、说课、观摩教学、教学研讨等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四是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交流常态化。学院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考察交流及学历提升,近三年,派出教师到国家行政学院、河南省委党校、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学习进修20人次。五是教师个人自主学习常态化。鼓励教师通过线下及线上学习强国、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等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教师们学习思考的自觉得到强化,在对学习成果总结凝练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高层次的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科学研究整体水平。近三年学院教师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教材6部,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9篇。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校党委副书记王庆兵,副校长赵一鹏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研讨会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中收看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到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交流

二、坚持教学科研化 科研服务化 促进科研服务双提升

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推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紧盯教师科研不放松,组织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多措并举着力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

找准科研定位,树立正确理念。学院鼓励引导教师,树立“教学孕育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理念。一方面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在理论教学中引申和凝练科研选题,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政策和社会关注点的研究“反哺教学”,运用科研成果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凝练研究方向,加强团队建设。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及学校发展特色,聚焦信阳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凝练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大别山精神研究及传承,信阳红色资源开发利用。近三年,学院教师发表《信阳红色文化软实力研究》等相关论文13篇。申报相关项目《新时代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等8项。其中,王晓明老师主持的《红色文化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荣获2018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二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信阳实践及信阳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近三年发表《“一带一路”背景下信阳市对外贸易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等相关论文11篇;申报项目《信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策略研究》《弘扬信阳“红绿文化”,助力老区乡村振兴》等9项。其中,陈梦天老师主持的课题《信阳融入“一带一路”研究》荣获2019年度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近三年发表相关论文《利用微视频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初探》等15篇。申报课题《情境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等12项;主编教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等5部。其中,陈帅名老师主持的课题《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荣获2019年度河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学院教师主持课题2019年度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学院教师主持课题荣获2019年度河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

强化协同育人,搭建科研平台。为充分发挥平台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优势,学院重点打造了四大科研平台,一是与信阳市委宣传部等市直十九家单位共建“信阳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召开信阳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信阳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届人才专家库成员聘任仪式暨座谈会、信阳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二是成立“信阳农林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并加入“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三是筹备成立“信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研究会”;四是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论坛。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为信阳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承办信阳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

聚焦服务面向,优化服务水平。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不断提升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干部培训、公共政治理论辅导等服务水平,学院发挥信阳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一是开设干部培训班。承办了信阳市多家市直单位的干部培训任务,近两年先后培训近1000人次,助力我市党员干部理论素养的提升。二是做强理论宣讲。成立校级理论宣讲团,定期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基层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助力提升地方干部群众理论水平,受益群众达800人次。三是开展考研理论辅导。成立公共政治课理论辅导讲师团,连续5年为本校“青马工程”考研学员开展义务辅导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考研复习针对性。四是加强基地共建。相继在信阳市各区县、巩义竹林、南阳桐柏等地建立10多个实践教学和实践育人基地,为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载体。五是进行咨政献策。聚焦河南省和信阳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努力为省委、省政府和信阳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组织教师赴光山县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在固始县承办“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在我校承办“国家税务总局信阳市税务局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与何家冲学院举行“思政教育研究基地”签约仪式

三、坚持管理创新化 创新成果化 提高学院建设水平

教学管理是高等院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学校运行的最主要保障。近年来,学院在增强教学管理规范化基础上推进管理创新,进而促进教学运行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是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为促进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提供重要保障,学院认真开展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修订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工作职责》《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办法》《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兼职教师试讲办法》等规章制度19项二是加强奖惩机制建设。引入激励机制,通过个人述职、民主评选方式进行考评,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及团体在评先评优、职称评聘时给予优先考虑。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四是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以教学质量建设为中心建立了多层面、多样化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形成了领导干部、教学督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社会等五个层面的监控体系。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教学检查、专项检查、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广泛收集信息,对教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反馈,构建畅通的教学信息系统,严格监控教学质量。五是完善规范教学档案。以教学档案材料的完善规范为突破口,逐渐把教学档案材料建设作为工作常态,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记录、有反馈、有归档。

通过以上措施学院教学运行程序进一步完善,教学运行的高效性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逐步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学院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积极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我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近年来,学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要求,着力打造“三个课堂”即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围绕思政课建设和考核方式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以理论课堂建设为根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首先要做到“以理服人”,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讲清楚,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学院坚守理论课堂教学主阵地,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增强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上下功夫,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一是教学方法与时俱进。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授课形式,实现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知识体系以及学生价值体系的有机转化。采取问题导入式、启发式、情景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种最新教学方法,讲清讲透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渊源、内在逻辑、科学内涵和独特价值,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吸引学生。二是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热点等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学生实际,采取专题教学和编写使用校本教材《大学生形势教育读本》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感。三是教学规模日趋合理。逐步推行中班上课制度,不断扩大90以下中班教学范围,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采取分众式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形成“面向所有学生的课堂教学体系”“面向班级群体的课下交流体系”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引领团队培养体系”的三级教学体系。四是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为落实《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第46号令)等相关文件要求,学院通过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思政课“名师”稳步提升教学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级、校级教学技能竞赛,其中王晓明老师在2018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思想政治)中荣获一等奖,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吴昊老师获全省2020年教学技能竞赛(思政组)一等奖。五是考核方式不断创新。经过长期探索,我校思政课考核方式已由单一的闭卷考试调整为考核方式“三结合”,即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手机考试和纸质考试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通过不断强化过程考核,创新考核方式,打破了“千人一卷”考核模式的局限性,不仅有效杜绝了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还能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举办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组织学生进行思政课期末手机考试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学院教师参加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获奖证书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学院教师参加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获奖证书

以实践课堂建设为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它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兼具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双重功能,充分体现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因而成为高等院校必须积极探索的思政育人模式。学院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当奋斗者,凝练打造了“833”实践教学模式,即拓展了主题观影、主题征文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微视频制作、主题展演、红歌比赛、社区志愿服务、重走长征路等实践教学八种形式;做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三结合;加强与群团组织、二级学院、校外共建单位三协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校内实践方面,组织开展了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微视频制作、“青马工程”讲座等活动,广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第六期“青马工程”学员杜雪儿入选2020年度河南省“青马工程”培养班学员,到延安参加培训学习。校外实践方面,近两年先后组织700人次开展了“重走长征路”“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等校外实践活动,通过缅怀先烈,学习革命历史,聆听红色故事,接受思想洗礼,进而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使命担当。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举办“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举办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展演活动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组织学生赴新县开展“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校外实践活动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组织学生赴罗山开展“重走长征路”校外实践活动

以网络课堂建设为补充,拓展思政教学空间。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把教书育人的领域和影响拓展延伸到网络空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学院“信农马院”微信公众号于2019年11月开始建设,秉承“立足学校发展,传播马克思主义,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建设理念,深入开展思想引领、思政宣传等工作,通过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知识,学生学习成果及实践教学优秀作品等内容,已发近30篇。另外,白玉波、吴昊等一些年轻教师则结合00后大学生爱上网刷微博、喜欢看短视频、进行微表达的特点,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广受学生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通过“信农马院”微博布置思政课实践作业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通过“信农马院”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政课线上实践教学活动

信阳农林学院:“六化”引领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指导学生完成思政课微视频制作实践作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面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发展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马院六化”,培育思政名师,建设思政金课,打造育人品牌,以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不断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高度,努力开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创新局面。(作者系信阳农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邱兴平)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