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完善筛查干预机制

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完善筛查干预机制
2022-03-12 09:01: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全国两会期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建议,抑郁症筛查体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密。还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建立统一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

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去年,教育部对《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这意味着国家层面已经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着力建立心理筛查与危机干预机制。但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筛查与危机干预,还存在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不到位,导致心理筛查与危机干预难以全面开展,难以进行个性化心理咨询、辅导、干预。

心理筛查中的隐私保护与建立统一的预警、干预机制都与此相关。目前,由于有的学校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能通过个性化咨询方式来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也缺乏专业的咨询能力,于是只有采取比较“省事”的填问卷的方式来筛查。通过调查问卷,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再加以重点关注。但填问卷的方式,可能会让家长担心泄露孩子的隐私,并且,这种方式也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

比如,2021年某地组织学生填心理问卷,就有家长反映,“总共120道测试题,其中58—94道题和自杀相关”,引发家长质疑这是对学生进行不良暗示。学生个体情况不同,用一张调查问卷,显然缺乏针对性。对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来说,调查自杀有关话题可能是合适的,但对于其他学生则不一定合适,容易出现出发点是想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却产生不良后果的情况。另外,由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有身心健康内容,也有家长担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发达国家学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基本不通过普查方式,而是通过个性化的咨询、心理工作坊等方式。加之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发现孩子有抑郁症倾向时就会主动寻求咨询、救治。在这种情况下,心理专家会用专业调查问卷辅助诊断,因此往往不会引发争议。而要开展个性化心理咨询,就需要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

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县级教研机构要配备心理教研员。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两名。

因此,完善学生心理危机筛查干预机制,必须把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首要任务。离开了这一基础性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容易停留在走过场层面,很难做细做实。而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扭转基础教育办学的短视化、功利化倾向,真正做到“五育”并举,而不是为了考试分数,把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边缘化。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12日第2版

标签:

(责任编辑:news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