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双减”为大师辈出的时代做准备

“双减”为大师辈出的时代做准备
2022-03-18 17:01:1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

今天,在科研第一线的人对顶尖人才的需求会有很深的感触,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就曾说过:“我国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对一流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需求从来没有这么迫切过。”

正因如此,近年来我们才有了“强基计划”,争取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培养一批顶尖人才。结合自主招生政策,国内的著名高校也都有了自己的顶尖人才选拔培养举措,如清华大学的“领军计划”、北京大学的“博雅计划”等。可以说,近年来我们在高等教育阶段有了很强的顶尖人才培养意识。

而所有这些顶尖人才的选拔、培养措施,都还要看基础教育是否给各类有天赋、有志向的孩子提供了破土萌芽的宽松环境,是否能够及时发现他们的天赋,鼓励他们立下适合自己的志向,并有意识加以维护和培养。早期发现天才幼苗很重要,如陶哲轩,父母很早就发现了儿子在数学上的天赋,让他在成长的各个年龄段都能得到与智力发展相适应的足质足量的数学教育,最终“按计划”成就了一个大数学家,如果他的天赋在早期没有得到关注和有意识的培养,很可能也不会有那么高的成就。

谈到数学天才的发现,就不能回避奥数竞赛,奥数竞赛作为一种智力游戏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与升学挂钩,形成全民奥数的局面就有问题了。世界上有一系列数学、物理、信息学等方面的中学生竞赛,都是非常有效的天才发现手段,陶哲轩就是因为获得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才最终脱颖而出的,韦东奕也是通过国际奥数赛被发现的。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国际奥数赛其实并未能给我国发现太多的数学天才,这与我国奥数金牌获得者数量极不相称。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奥数赛成绩这么好却不愿意选择数学专业?成为数学家的更是少而又少?一个表面上的解释是,很多孩子只是把国际奥数赛成绩作为进入著名高校的跳板。

再往深里说,十多年前,丘成桐就分析过中国青年学者的一个问题:功利思想严重,太过看重近期的利益,更愿意做那些马上就能出成果的工作,这反而让他们很难有巨大的、突破性成就,而选择纯数学研究就是这样,很可能终身都难出任何成果。其实,这些青年学者早就有了功利性的思维定式,纵观当今中国学生的成长经历,功利性、目的性太强一直都是学生和家长一个重要的思维局限,一切为了上个好大学,一切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一切为了出成果。

回看各个行业大师的成长经历,无论是科学技术方面的,还是社会科学、文化艺术体育方面的,都有一些共通的地方,他们不一定全都具有天赋,但都会有很强烈的兴趣或远大志向,有极强的自觉性。兴趣与志向的关系很大,基于兴趣的志向会更坚定,在未来更能克服诸多困难而不放弃。“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这句话是木村久一先说的,还是童第周先说的并不重要,它说明至少有一些天才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当然,也可以在后天毁灭,毁灭天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破坏他们已经拥有的内在兴趣,强迫他们去实现一个更具眼前利益、更功利的目标。

兴趣的形成不容易,最初可能只是一个刚刚萌生的小火花,“我画了一个很像的小汽车”“我叠的纸飞机飞了两米远”,几个同类的小火花与自身条件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或许就会变成稍大一些的火苗。让兴趣的火苗逐渐壮大并慢慢变得“顽强”,需要投入时间,需要鼓励,需要引导和帮助,需要给予孩子自由、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条件。朝永振一郎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时说,老师说东京附近有很多花岗岩山,花岗岩是含铀的,周末他就迫不及待进山提炼铀了。对于自己要做什么,这些孩子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做主的。

对于天才的成长,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们的教育评价也要变得更加多元和宽容,尤其是中考和高考,对人的命运有决定性作用,其改革方向之一应该就是多元化和个性化,以适应繁多的人才类型,特别是一些偏才,制度应该更早地给他们设计出路,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信心发展自己的兴趣。

让笔者颇为难过的是,在小学阶段,一个班上真正拥有自己兴趣的孩子越来越少了。不少孩子的确都在上兴趣班,但他们真的有兴趣吗?兴趣班是为了培养兴趣而办的,还是为了获得证书而办的?不少兴趣班都是扼杀兴趣的,因为兴趣班有太强的功利性。

即使有个别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并且不断壮大,达到了“顽强入迷”的阶段,功利性依然能扼杀这些准天才。林嘉文的爱好是历史,从小他就喜欢读各种史书,他在中学时代写就的有关“范仲淹庆历新政”的论著被认为是专业级的。他喜欢静静地做自己的研究,不喜欢出头露面,当有人发现他的手稿要给他出书时,他提的要求就是要隐姓埋名出版,高中时他就有了两本非常专业的史学专著,最终他的真实年龄和身份还是被曝光了,他因此被誉为“史学奇才”,常常接受采访,老师、家人、同学、业界专家……所有人都对他寄予厚望,他也成了学校的一颗耀眼“明星”,老师准备将他作为教育的成功案例进行推广……然而,这已经不是他想要的生活,18岁时他就感受到了外界压力,遗书中写下了“认清了自己永远也不能超越的极限”的文字,走上了不归路。或许,林嘉文的直接死因是抑郁症,但如果让他只是静静地做自己的研究,静静地沉入自己的爱好中,是否更符合他的本心?我们对兴趣的理解是不是也没能跳脱功利性的思维定式,让孩子的兴趣早点“变现”,早出成果,我们周围的每个人都可以因为这个孩子而受益?这是不是一种功利的表现?

在心理学中,“心流”理论更能让我们窥探天才的真实心理状态,在钻研的过程中,天才是在一种无我的状态中,任何把现实中的功利目的加入他们做事动机的企图,都会破坏天才的心流,让他们的能力大打折扣。在天才中,有的人抗外界干扰能力强些,有些人弱些,林嘉文不幸就是后者。功利性让一些原本已经是凤毛麟角、拥有了坚定兴趣的天才最终都变成了当代“伤仲永”。

今天,“双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时间,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真正成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人。这场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摒弃心底无处不在的功利性思维。未来十年,随着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随着国力的不断强大,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会从追求人才数量向追求人才质量转变,培养出更加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培养各行各业的世界级大师会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摒弃功利性,强调兴趣,追求人才的多元化、个性化是这场转变的灵魂。(程路)

《人民教育》2022年第3-4期,原题为《落实“双减”,为大师辈出的时代做准备》

标签: 双减为大师辈出的时代做准备

(责任编辑:news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