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时尚 > 撩·时尚 > 正文

对我国冰雪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对我国冰雪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2022-02-13 22:43:10 来源:人民号 人民日报

上万年的冰雪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不同区域的冰雪文化特征,冰雪文化和冰雪产业发展需遵循各区域不同的文化特征,与时俱进推动冰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所谓冰雪文化,是指在冰雪自然环境中,从事日常工作、生活的人们以冰雪为介质,以生态环境为基础,所创造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精神追求——即人类对冰雪的利用过程和结果。主要包括冰雪文化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关乎冰雪的宗教、民俗、雕塑艺术、运动娱乐、文艺作品及现代冰雪活动等。上万年的冰雪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不同区域的冰雪文化特征,冰雪文化和冰雪产业发展需遵循各区域不同的文化特征,与时俱进推动冰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传承

各地可以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和区域冰雪文化、冰雪活动历史进行“复古式”的冰雪文化挖掘。

——西部地区。可以重点再现古老的毛皮滑雪、驯鹰和西域边塞冰雪文化。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人类滑雪起源地,多年来一直推进古老的毛皮滑雪运动,可以扩大规模,提升水平。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的驯鹰狩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冬季开展比较适宜,应当保护、利用和传承。西域的边塞文化中涉及许多写雪的作品,可以发掘传扬。不妨策划几个项目,包括鹰坊、西域冰雪诗意园、西部冰雪文化城,把西部民族的雪山崇拜、涉及冰雪的民族史诗、描写冰雪中征战的诗歌,以及与冰雪相关的音乐、歌舞、饮食、建筑等纳入其中,特别是把与冰雪有关的文化遗产挖掘出来进行再现和再创作。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冰雪文化历史悠久,隋唐时期渤海国之地就有滑雪狩猎和雪上交通的记载,人们“以木为马,雪上逐鹿”。可以利用这些记载进行冰雪文化的深入挖掘,整理出系列冰雪生活场景,利用现代手段进行呈现。东北少数民族冰雪文化更为丰富,而且许多民俗得到保护,可以冰雪民俗的再现进行开发利用。比如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达斡尔族的毛皮滑雪,赫哲族的冬季捕鱼、冰钓和鱼皮服装,蒙古族的冬季冰雪那达慕,满族的冰雪祭祀活动等,都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

清代曾大搞文字狱,很多文化名人因之获罪被流放到塞外边关。这些人在流放的土地上留下大量的咏雪诗文和对边地冰雪生活、冰雪风情的记载。被流放的僧人函可在盛京成立“冰天诗社”,吴兆骞、张缙彦等人在宁古塔成立“七子之会”。这些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对于塞外边陲的冰雪自然风光、雪域文化和冰雪民俗都有独到的描写和体验,也可以尝试进行开发利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都市冰雪艺术、牡丹江海林雪乡的冰雪自然景观和林区冰雪文化也需要传承与弘扬。哈尔滨市作为现代城市早期开展的冬泳、冰帆等冰上活动也可以作为传统冰雪文化加以发展。

——华北与中原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许多朝代都城所在区域。

中原地区可以根据青女传说,把“月宫”与青女神话传说联系起来。青女是中国传说中掌管霜雪的仙女。《山海经》记载的武罗是青女神话的原型之一。传说她是月中仙子吴刚的妹妹,名叫吴洁,在广寒宫里专司降霜洒雪。她手抚一把七弦琴,清音徐出,霜粉雪花随着颤动的琴弦飘然而下。可以塑造手抚七弦琴的青女“雪神”形象,据此宣扬传承远古的冰雪文化;结合冬奥会和三亿人上冰雪活动,一些城市或小镇、景区建设也可以考虑以“雪神”青女命名,以扩大冰雪女神文化的影响。

中国汉代就学会利用冰来砌筑冰楼,唐代即有皇宫宴会用冰雕营造“冰宫”氛围和降温的记载。北宋皇室用冰块降温、利用冰雪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包括以冰雪为主题的诗画、冰雕等等。宋徽宗亲自策划创意的园林胜景——寿山艮岳,就营造了虚无缥缈的琼楼玉宇般的仙境。可以策划以冰雪形式再现大型古代园林艮岳,并在其中展示北宋和其他朝代的冰雪书画、冰雪文学作品。

北京和河北地区可以再现清朝时期的冰雪活动,比如军事体育项目“大阅冰鞋”和“冰嬉”。清朝王室每年的农历十月,都要在北京的北海冰面上检阅八旗冰鞋营的滑冰技术,作为训练的内容之一。后来这种军事活动逐步演变成为一年一度的太液池冰嬉。

二、创新

(一)从本质上创新

首先是理论创新。我们现在对冰雪文化的研究基本还停留在冰雪运动的层面,缺少对冰雪文化的深层理解和认知,应当加快对冰雪文化的挖掘和冰雪文化本质的研究探索,在冰雪文化的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其次是体制创新。建立健全适合冰雪文化和冰雪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比如成立专门的冰雪文化和冰雪产业发展机构与冰雪产业集团,集中财力、人力打造冰雪项目,以开放的胸怀融合各地冰雪文化,塑造出中国冰雪文化新形象。再次是实践创新。重视冰雪文化和冰雪产业发展的实践,将研究成果落地检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做好创新。比如河北丰宁坝上的冰雪旅游发展,就可以与皇家猎苑及康熙皇帝西巡的历史结合,做好冰雪文化创意项目落地。

(二)从形式上创新

寻找不同时代、国内外的冰雪文化差异。比如,历史与今天对比,是由以“观赏”为主到以“运动”为主;中国与世界冰雪文化的差异,是“冰雪艺术”与“冰雪运动”的不同;国内三大区域之间,冰雪文化由差异化向文化趋同过渡。由此,冰雪文化在形式上创新就尤其必要。突破的重点是冰雪艺术、现代冰雪演艺、冰雪民俗、冰雪文学、冰雪影视等,实现沉浸式的冰雪文化展现和体验。

(三)从技术上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之运用于冰雪艺术展现当中。比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已经举办20多届,它就是在原有的冰灯游园会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除了规模扩大,在光源、采冰、设计手段、表现形式上也不断吸收现代科技成果。还应当进一步利用VR技术,设计虚拟空间、影像,制造各种景象,使自然的冰雪风光、人工创作的冰雪艺术与现代VR技术塑造的具有科幻感的冰雪影像有机结合,创造更经典的冰雪艺术。

(四)从项目上创新

新的冰雪项目要体现地域特征,传承历史文化,玩出民俗味道,融入时尚元素。原有的冰雪项目也要根据冰雪文化和技术的进步而进行改革创新,多些创意文化,追上时尚潮流。

东北和西部的边远地区应当强化“野性冰雪”,保护、营造原始冰雪风光,并与赫哲族、鄂伦春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习俗有机融合。比如从兴凯湖到大黑瞎子岛沿乌苏里江的边境地区,适合在中俄风情与边境冰雪文化结合上做文章。东北地区的冰雪文化应突出“流人文化”与雪乡景色的融合,在雪乡旅游观光中增加更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要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冰雪的立体化、镜像化,塑造出冰雪梦幻景象;要突破狭隘的主题,把真实的冰雪与虚幻的冰雪艺术融为一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创造出人间的冰雪仙境。

华北、中原地区应把皇家园林艺术融入冰雪景观和项目,建设冰雪宫殿,利用影视艺术展现历史故事。

中国西部的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都有对雪山的崇拜和宗教仪式,可以尝试转化为仪式感强的冰雪文化创意项目,包括对绮丽壮观的冰川、神秘的天象、冰雪自然景象进行人工冰雪再现;新疆奇特的地质地貌和美丽的景区,如赛里木湖、喀纳斯、可可托海等,可以依托环境及历史故事做出如梦似幻、体验性强的现代冰雪项目。

上述三大不同冰雪区域也有许多相似的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比如各地都举办规模不同、内容却极为相似的冰雪节庆活动。冰雪节庆应避免程式化,根据各地不同的区域文化差异和风物、景观特点以及当地条件,体现差异化。

还要根据现代冰雪文化的市场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比如冰上龙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结合的产物,雪地足球则是北方民族“踢形头”(由“踢熊头”演变而来)的发展与创新。还可以创新发展冰雪马拉松、雪地高尔夫、冰上高尔夫、雪地马球、冰上保龄球、冰上角觝(角斗士)、现代冰帆、冰雪汽车拉力赛、冰雪演艺、雪地民宿等项目。

(五)冬奥与冰雪文化创新

冬奥作为现代的冰雪文化,也是由古老的冰雪运动文化发展而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将中国的冰雪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全民对冰雪文化的认知,提高了全国范围的冰雪文化热度,塑造了中国冰雪文化新的形象。

冬奥项目本身就是冰雪文化的创新。为迎接北京冬奥会,全国各地都把冰雪运动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包括充分利用现有场馆,把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进行嫁接、整合;借助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把“冬奥”项目融入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借助业已形成的“大冰雪”氛围,进行冰雪文化的传播、冰雪运动的普及、冰雪产业的发展、冰雪精神的弘扬。在这个过程中,本地域冰雪文化、中国各地不同的冰雪文化和世界冰雪文化汇聚、碰撞。应该把冬奥赛场作为全球冰雪文化的大观园、博物馆,保留丰富多彩的冰雪文化内容进行展示和体验,推动冰雪文化、冰雪艺术、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经贸的嫁接与融合,打造出宏伟、壮观、丰富、独特的冰雪文化产品。这本身就是一项冰雪文化的世纪创新工程。后冬奥时代,也必将是冰雪文化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冰雪文化说到底是一种地域文化。冰雪文化有了地域色彩才有文化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传统,无所谓创新;没有创新,传统冰雪文化就会失去动力。我们必须坚持走创新之路,在继承中前进,在创新中传承,使中国的冰雪文化不断获得新的活力。

(作者: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 李刚;编辑:杨硕)

标签: 冰雪运动

(责任编辑:newscj)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