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新余市连续5年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水产养殖基地全部实行“无投饵”养殖。图为新余市分宜县杨桥镇的无投饵“人放天养”清水大闸蟹产品。张文耀摄/光明图片
【环保笔谈】
“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这样吟咏鄱阳湖的静谧与恢宏。位于长江南岸、江西北部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其冲积平原辐射江西省29个县(市、区),是江西省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水域用地和我国南方的主要粮仓之一。
从生态角度看,鄱阳湖流域每年流经长江的水量为1400多亿立方米,占长江总水量的1/8。湖区湿地是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洄游鱼类和大型水生哺乳动物迁徙重点区、长江珍贵鱼类产卵与育肥的场所,更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现有鸟类310种,占全国鸟类的25%。其中,白鹤越冬种群数量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鸿雁数量占世界总数的60%,东方白鹳数量居世界第一,对于维持全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丰富的水生资源养育了一辈又一辈鄱阳湖儿女,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赣鄱文化;同时,鄱阳湖美景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里的“美景”却受到了威胁:湖区水质下降明显,由Ⅱ类水下降为Ⅳ类水;由于地表水补给不足,每年枯水期提前40天到来且时间逐渐延长,枯水期湖体面积仅为丰水期面积的1/10,湖体自我净化能力下降;湿地面积逐年缩小,区域生态保障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也存在下降的风险。
鄱阳湖治理迫在眉睫。2018年年底,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江西省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由此提出了“坚持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方法论。客观上,鄱阳湖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内连,与长江外通,五河水流入鄱阳湖,鄱阳湖水流入长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生态鄱阳湖的建设不能紧盯一个湖,而要以流域系统观统筹五河与鄱阳湖的整体保护。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维护好河—湖内连的生态关系,实现河—湖和谐。一方面,可通过运营五河源自然保护公园,统筹五河源头的水质监测、森林植被保护和修复、野生动物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保护项目,构筑起五河源头生态屏障;另一方面,加大五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目前,这些地区的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治理力度仍然不足,正逐渐成为鄱阳湖污染的主因。例如,农村禽畜粪便未处理排放,农用薄膜等农村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未得到良好处置,农药化肥使用量持续增加,这些都使得鄱阳湖湖水的总磷总氮含量偏高。因此,亟须加强对五河源头及流域的环境监测,做到污染治理有的放矢,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当地政府和农业企业的环境治理职责,加大环境考核力度。
其次,要维护好湖—江外通的生态关系,实现湖—江和谐。生态鄱阳湖建设需要处理好鄱阳湖与长江的生态关系,维护好长江干流与鄱阳湖的水量交换尤为重要。健康的湖—江关系既有“湖补江”,也有“湖分洪”——这种天然的湖—江水量交换关系维持了湖—江水量的动态平衡。但是,近年来,由于长江上游大批库坝蓄水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造成了鄱阳湖非自然因素的持续低水位,导致鄱阳湖湿地面积逐年缩小,降低了生态保障能力,同时也挫伤了流域地区的生态保护积极性。这种状况亟待改变,有关部门应建立长江干流—鄱阳湖水量交换机制,加大鄱阳湖枯水期长江上游多个库坝的泄洪力度,增加鄱阳湖的生态水量。同时,建立鄱阳湖流域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水权交易平台和机制,促进流域地区的保护积极性。
最后,要区域联动,保护鄱阳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当前,鄱阳湖存在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风险。究其原因:一是枯水期较长,候鸟食物丰富程度下降,获取食物的难度也增加;二是枯水位和区域干旱将鄱阳湖分割成一个个与大湖不相通的小湖,隔断了物种的传播与交流,破坏了沉水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的生存空间。针对以上问题,维护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需要遵循流域系统观,通过河—湖—江联动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一是有效治理五河及鄱阳湖沿岸地区的工业、农业和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严控污染物超标排放和河湖过度采水,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二是五河及鄱阳湖沿岸地区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无序采砂、非法吸螺、拉网电鱼和盗猎候鸟的违法行为;三是维持科学的湖—江水量交换关系,畅通江豚等水生生物的河—湖—江洄游通道,扩展它们的觅食和生存空间。此外,国家有关管理部门也可探索建立五河—鄱阳湖—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动机制,推动河—湖—江沿岸地区在保护野生生物的执法、资金投入、救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作者:席鹭军,系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江西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