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五星法庭把能动司法作为加强和改进法庭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利用就地调解、巡回调解、背靠背调解等方式,年调解率均保持在40%以上,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精准预判。该庭在收到案件后,通过起诉书了解法律关系和基本案情,第一时间联系原告听取诉求,详细了解案情经过,然后与被告联系,告知其案由及基本事实、理由,听取被告陈述的案情经过。通过双方的诉辩意见,该庭梳理矛盾纠纷的争议点以及产生的原因,掌控双方当事人的心理预期,对案件的处理结果做精准预判。
因人施策。该庭根据当事人的文化水平、素质素养及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对症下药。该庭对明事理、懂法律的当事人,采取分别谈心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利害关系,从节约时间成本和司法成本角度出发,降低期望值;对文化水平低,无相关法律知识的当事人,先进行法治教育,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再通过倾心交谈,取得信任,在释法明理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沟通,减少对抗情绪,缓和矛盾,打好调解基础。
换位思考。该庭针对个案特点,找准症结,精准施策,用恒心、耐心、热心和爱心,满怀积极的心态去创造性地进行有效沟通。有的当事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不能换位思考,该庭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耐心倾听,获得同理心,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温暖,愿意放下戒心,双方协商出合理方案,从而促成案件调解。
联动调解。基层法庭争议较大的案件就是相邻关系、土地纠纷这类案件,该庭提前摸清当事人的各种相关情况,以便选准借力点,联合乡镇综治、村组民调等综合力量,利用他们对各村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纠纷背景、当事人的脾气秉性等熟悉的优势,借力借势,采取巡回的方式,就地组织人员,充分借助外力和人脉优势,面对面谈心,背靠背沟通,对促成调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灵活调解。该庭对有调解基础的案件,采取不放弃、不懈怠的态度,进行全程调解,利用一切可以促成调解的契机,无缝融入调解思想,综合运用背靠背、面对面、冷热处理、红白脸调、在线调解、多元调解等方式方法,提高调解几率;在调解过程中通过对当事人进行法治教育和思想疏导,开展有效普法,促成当事人达成协议自动履行;同时坚持“调解应当根据当事人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确实调解不成的,及时审理判决。(供稿:张依新 赵晓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