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环保 > 正文

逐绿而行,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逐绿而行,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021-10-13 09:53:17 来源:工人日报

10月12日,素有昆明“绿宝石”之称的翠湖波光潋滟。再有几日,从西伯利亚飞来越冬的红嘴鸥就将栖息于此,这是云南雄厚的生物多样性“家底”的一个缩影。

云南土地面积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却是物种最丰富的省份,约全国一半的各类群动植物“安居”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得云南享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等美誉。

基于此,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近日在昆明举办。这次会议将确定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多样性保护目标和方向。

生态优先,一体化推进

在昆明,翠湖原属于滇池的一个湖湾,后因水位下降被分隔开来,洗马河是明代翠湖通往滇池的第一段河道(今翠湖西路)。

上世纪50年代,洗马河还水流汩汩,水里生长着绿绿的藻草,孩子们能在河中捉鱼摸虾。60年代以后,因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洗马河逐渐变成一条地下暗河。直到2018年,昆明市开展翠湖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洗马河公园才得以重新建成开放。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生态之基。10月8日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指出,良好的环境质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应有之义。多年来,云南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绘就出水绿天蓝、绿树成荫、动植物相伴而生的生态美景。

据洗马河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公园在河道内种植了纸莎草、美人蕉、热带睡莲、菖蒲等水生植物,河岸边栽种牡丹樱、云南樱花等特色植物,与相邻的翠湖公园相得益彰。

不远处的翠湖公园占地22.1公顷,其中水体面积约15公顷,目前绿化覆盖率达96%,现有乔木存量约2745株、灌木存量约1525株、地被约8119平方米,水生植物约35637平方米。植物的季相结构以绿色为主,各个景点因植物不同构成特有的季相变化,传承了“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的历史景观。

翠湖湖水清澈,湖内绿植点缀,两岸绿树成荫,优质的生态环境引来无数鸟类栖息。从最初的上千只,后来增加到上万只,数量越来越多。

专项整治,一体化修复

10月12日9时,昆明市西北部的陈家营岔沟近1000米的水景带里流水淙淙,蒲苇、再力花、鸢尾、银杏、红枫等植被镶嵌其中,雨水花园、生态塘、景观栈桥等构建起宜居宜人生态景观。居民们漫步公园,感受着城市“大氧吧”带来的惬意。

“我们在这里尝试,用生物链的方式来进行水环境治理。”昆明市五华区水务局局长张拾化介绍,陈家营岔沟是新运粮河的重要支沟,也是自卫村水库泄洪通道,水流最后进入滇池。每年雨季,河道短、河堤矮、小区多,导致陈家营岔沟难以承受水量负荷,大量雨水裹挟着泥沙流入新运粮河。“同时加快了城市海绵化改造,水体逐步净化也助推了滇池的保护治理。”他补充说。

“修建了会‘呼吸’的城市型湿地,进行调蓄雨洪水量,以往的难题迎刃而解。”昆明市水务局副局长、市节水办主任熊国志介绍,“昆明市从2016年正式启动‘海绵城市’建设。2017年3月,《昆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发布,将其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治理和保护城市水环境,综合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和治理保护滇池的需要。市里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海绵城市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一个办公室叫‘海绵办’来推动这项工作,并建立标准建设体系,走在了全国最前列。”

为全力守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云南省持续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加大流域环境监管执法力度,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各类督察发现的问题认真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统筹发展,探索双赢之路

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民生。城市建设,亦是如此。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和城镇化率也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城市的运行也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绝大多数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都与城市相关。如何统筹经济社会和绿色生态发展,成了城市发展的新命题。

我国古人就有“临水而居,择水而憩”的惯。很多著名城市的兴建和发展都与水体着密切的关系。永定河与北京,海河与天津,黄浦江与上海,太湖与无锡,滇池与昆明……高楼林立的城市均在水体的滋养下发展壮大。

今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前,我国还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国家战略。近年来,我国从顶层设计、经济转型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推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正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卢风表示,要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的绿色道路,根本在于发展观的转变。绿色转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一定是绿色的。要在观念转变上下功夫,进一步领会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资深研究员谢茂松也认为,从历史角度看,环境虽然是最少变化的,但却决定了人类发展方式。

(责任编辑:庄佳珍)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