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行农民退休制度 本质要靠激发农村产业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行农民退休制度 本质要靠激发农村产业活力
2020-05-22 14:28:56 来源:光明网

据媒体报道,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表示,今年他带来了一个关于农民退休制度的提案,建议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随着年龄的增大,如何给农村的老人晚年生活一个保证呢?这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

一直以来,农民都是一份终生职业。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作”,而更近乎一种生存和生活方式。素来“活到老干到老”的农民,自然没有“退休”可言。在此大背景下,衍生出了许多问题,比如说“高龄超强度劳动”“养老没有可持续保障”等等。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农民“靠天吃饭”,这种抗风险能力极其孱弱的营生模式,决定了其晚年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破题,必然有赖于更完善的公共制度安排。

为此,王学坤委员建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让65岁以上农民“洗脚上田,老有所养”。这一建议极具人文情怀,直击现实痛点,的确值得认真探讨。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退休”比“城镇职工退休”更为复杂。事实上,任何群体的“退休制度”,都不可避免地要回答两个命题:其一,养老经费从哪来?其二,职业替代者从哪来?

众所周知,职工退休制度之所以能够成立,靠的是强制参与、自动扣缴的基本养老保险确保经济基础,靠的是源源不断的进城大学生、产业工人前赴后继上岗就业。与之相较,农村的情况,就要棘手得多。首先,现有新农保覆盖面、能提供的“保障待遇”都相对有限,农民自愿参与缴费意愿并没那么高;再者,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许多空心化的村庄面临“无人种田”的局面……这些因素,都决定了许多老年农民客观上不能退、主观上不敢退。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绝对不是孤立的,而必须与新农村建设、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基础工程相辅相成。只有引导传统农民转变成为“职业农民”或“产业雇员”,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有“退休”一说。更具深度和层次的经济结构,更多元、更现代化、更规范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再加之公共保障加大投入、优化设计,农村老人养老才可无后顾之忧,晚年生活品质才可上个台阶——建立农民退休制度,要靠道义责任驱动,更要靠市场思维所激发的经济活力成全。

当然,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务农强度的降低,就算是65岁以上的农民也未必一定就要“洗脚上田”,但保证所有农村老人“老有所养”是必要的。我们期待着,退休制度的建立,能让农村老人能够以轻松的心态对待田园,而不是顶着“度命”的焦虑和重压苦作。(然 玉)

(责任编辑:耿倩)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