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新闻 > 热点关注 > 正文

远水能解近渴?超常规培养人才 能解“卡脖子”的燃眉之急吗

远水能解近渴?超常规培养人才 能解“卡脖子”的燃眉之急吗
2020-09-24 11:13:45 来源:光明网

在9月22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介绍,将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统筹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平台等资源,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作出贡献。

对此,有网友质疑人才培养与解决“卡脖子”问题之间并无关联。等待培养人才来解决“卡脖子”问题,远水能解近渴吗?解决“卡脖子”问题,要以时不我待的态度,紧抓当前的技术攻关、突破,更要着眼长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办学更重视发表论文、申请项目的数量,而不重视质量,“板凳甘坐十年冷”这种宝贵的科研精神,已经越来越淡薄,一名青年教师,如果不尽快出成果,就面临被边缘甚至淘汰,而成果就是在指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对于人才培养,一些高校追求的是规模、体量,以及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把不少精力用在抓就业数据上。

这带来的问题是,有的学校根据就业情况,砍掉了一些不太受社会欢迎的基础学科专业,理由是就业率不高,而学生选择读研、攻博,很大部分都是想通过提升学历以便更好就业,立志进行学术研究者所占比例不高。

在功利导向下,不能出太多论文成果,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卡脖子”技术攻关,遭到了冷遇。高校的基础学科专业,也被社会舆论渲染为冷门专业。考生、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热衷选择所谓的热门。因此大家所见的是,今年推出的强基计划,有部分试点招生高校就没有完成招生计划。毫无疑问,如此育人状况,会导致解决“卡脖子”问题后继乏人。

要想扭转这种导向,并非一蹴而就。有人对现实感到悲观:要改变这种功利导向,需要推进多少改革,花多大精力,能有效吗?解决“卡脖子”问题,慢不得,但也急不得。所谓慢不得,是要有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要有立即动真格的行动,而所谓急不得,则是要对准根源问题进行治理,不能指望不改革目前的教育、学术管理与评价体系,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这就好比我们一直关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从根本上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落实学校自主权,让每所学校有明确、清晰的办学定位,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让学校在自己的办学定位上办出特色。如此,可根本解决人才培养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但推进这些改革难度很大,因此,很多高校就绕开制度改革,而抓一年一度的就业率。办学千校一面、同质化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只能更加严重。

因此,应该以紧迫的态度,启动啃硬骨头的深层次改革。如何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意见》提到了诸多改革措施,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推进硕博贯通培养,实行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聚焦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以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为导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解决“卡脖子”问题,需要列出相应的任务清单,逐一攻克,而最基础性任务,则是创新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改革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办学制度,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熊丙奇)

(责任编辑:耿倩)

为您推荐

多部门齐心协力确保第四届消博会顺利进行

2024-04-12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