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主要分为两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所有考生都需要参加这两个科目的考试,以获得中级经济师资格。
一、经济基础知识
《经济基础知识》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公共科目,涵盖广泛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学基础
财政
货币与金融
统计
会计
法律
该科目通过70道单选题和35道多选题来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时长为1.5小时,满分为140分,合格标准为84分。
二、专业知识与实务
《专业知识与实务》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专业科目,考生可根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类别进行报考。可选的专业类别包括:
工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
金融
农业经济
保险
运输经济
旅游经济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
知识产权
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考试内容和适用人群。例如,工商管理专业适合企业管理者,而金融专业则更适合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该科目由60道单选题、20道多选题和20道案例分析题组成,考试时长同样为1.5小时,满分为140分,合格标准为84分。
三、中级经济师备考建议
为了顺利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备考建议:
熟悉教材与考试大纲:教材和考试大纲是备考的核心,考生应仔细阅读并对照大纲进行复习。
题库练习:通过大量题目练习,熟悉考试的题型、难度和解题技巧。
历年真题:研究历年真题,有助于考生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侧重点。
视频课程与辅导资料: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观看视频课程可以加深理解,同时优质的辅导资料提供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掌握知识点。
综上所述,中级经济师考试包含《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备考。通过合理的复习策略和充分的准备,考生将有机会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