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站首页 > 教育 > 大学 > 正文

【美文】毕业十年之二:何妨吟啸且徐行

2018-05-24 11:27:03  作者:  来源:中华网河南  参与评论()人

回顾十年,我想过是用编年体还是用纪传体呢?回顾一下,真的乏善可陈,那就清理一下思路,从工作、生活、感触三个方面随便说说吧。恰好用这三个题目:当时只道是寻常、人生若只如初见、不负春光不负卿。

当时只道是寻常

2006年年初,和很多同学一样,我也考研了。成绩出来那天,心情经历了一个极为崎岖的抛物线,总成绩高出线20多分,尤其专业课分数很高,正在雀跃,再一看,英语49分,北京那边学校英语线基本上都是55以上……失败了。

在重新考研和找工作这两个选择上,我随即选了后者。在找工作这方面,应该说,我是非常幸运且顺利的。

2006年4月,记得咱们学校组织了一场招聘会,我去投了简历,后来就被省文联通知面试,之后便被录取了。当时工作很清闲,这对于新闻专业毕业的我来说,有点过于乏味了。那个时候就有了换工作的想法。当时还挺想去“时尚杂志”试试,那个时候郑州有一本对开大本的DM杂志,叫《城视》。当时郑州的《目标》、《城视》影响力都很大,算是DM杂志的最高峰的时候。去《城视》挺顺利的,他们看了几篇我的文章,聊了几句,就让我去见习了。

有天,在郑州晚报工作的左赞师兄给我电话,“《郑州日报》招人了,你来试试吧。”那是2006年的7月份。经过考试,笔试第二,面试之后总成绩第一。然后经过体检和政审,11月6日,距离记者节两天,我来到了《郑州日报》。我开始了作为记者的十年,线口从民政,到省政府,妇联,残联,到省市人大等。

从2012年开始,我负责人大线口,每年都会参加省、市两会的报道。从2012年到2016年,连续四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我也成为了郑州日报去北京报道全国两会的“第一批人”。

2008年汶川地震,对我而言,是采访生涯中的一次震撼。当时为了读者方便联系,我直接把自己的手机号公布在了报纸上。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非常孱弱的女声:“李娜记者吗?我想捐款,但是我行动不方便,你们能不能来一下?”

我和慈善总会的人联系,来到这个女子家。她的家就是棉纺三厂家属院下的一个车棚,三四平方米的样子。我了解到,她曾经是几个厂的厂长,后来因患“红斑狼疮”而千金散尽,老公也走了。她住在车棚,一是因为卖了房子,二是父母在家属院住,方便照应。她后来捐了100块钱,这钱我们收了。临走的时候,我从钱包里拿出仅有的350块钱,放在她桌上。

其实采访中,遇到了很多这样的人,非常朴实简单善良。就像后来的最美教师李灵、陇海大院、王宽家,他们是被我们推上了感动中国的舞台,但是他们真的很善良很美好。相比“庙堂之上”的采访,我更喜欢“江湖之远”的朴实简单。

还有一次,偶然一次和社区的人聊天,他们说有个老人天天出去拾破烂,但是还经常捐钱。我觉得是挺好的事情,便去了老人家。一聊才知道,他在6年的时间内捐款8万多元,这些钱都是自己捡废品卖来的钱。我把他的事情报道之后,引起了郑州慈善总会的注意,事后,我们策划了郑州首个“慈善一小时”活动,倡议每个人都在一年某一天做一个小时的善事。这个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记者这个职业,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接触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能更加立体的感受我们生活的世界,谈笑有鸿儒,往来亦有白丁。这些,都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

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二部分我想谈的,不是作为记者,而是作为自己的十年。

2017年世界华人文明交流经典案例征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新闻热线/内容合作/媒体支持:0371-56279388
商务(广告)合作:0371-56279366
联系邮箱:798334716@qq.com

中华网简介| 河南频道简介| 广告投放| 联系我们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23641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