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梦蕊)1月22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专门就当前北京市应对疫情的情况召开了媒体沟通会,并邀请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王玉光、市疾控中心北京全球健康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杨鹏、地坛医院感染病急诊科主任王凌航等专家,就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高小俊指出,病毒的传播性需要更多的数据来验证,应提高足够警惕来应对传染病。目前北京市处于疫情早期阶段,应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对疫情及疫情的发病趋势进行密切监控。那么,具体来讲,市民该如何判断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恰逢春节假期,原本安排好的聚会还能参加吗?听听专家的解答吧!
1.新型冠状病毒有何症状,如何自我判断?
王凌航:目前,国家卫健委已制定相关诊疗方案第二版,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存在发热、咳嗽、乏力、倦怠等特征,但以武汉危重病例为例,其往往是在发热等症状解除后住院治疗,其症状为呼吸频率快、血流不稳定等,且疾病谱较为复杂,因此,通过症状很难进行判断。
2.如何看待该病毒的爆发期和高峰期?
杨鹏:通过模型预测,在近年来传染病预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播动力学模型有动态变化。但该研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是否齐全,以及人群的免疫水平。目前,对人群的免疫水平并不了解,且该预测分为悲观、乐观、中间等情况。是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完全自然感染的预测数据是不同的。只有在相关数据完善后,科学家才能准确预测。
3.熏醋、板蓝根是否可进行早期预防?
王玉光:从目前资料来看,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以湿邪为主,从药理上讲,板蓝根并不适合早期预防,且也无明确证据证明板蓝根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目前并未出现居家感染病例,亦无明确证据证明熏醋有用。
4.如何看待所谓“超级传播者”?
杨鹏:此前,SARS病毒、MARS病毒传染期间,曾出现过所谓超级传播者案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出现所谓超级传播者,需靠流行病学来判断,但只要防控措施到位,就能有效阻断。
5.医务人员安全是否可以得到保障?
杨鹏:每个传染病都有自己主要的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以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为主,是否存在气溶胶传播尚未确定。由于医务人员可能存在高风险操作,因此亦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对此,国家对医护人员有较为完善的防护方案。
6.口罩佩戴可以有效阻隔新型冠状病毒吗?
杨鹏:最好的预防控制措施是疫苗防控,但除疫苗外,非药物预防控制措施也十分重要。口罩作为非药物预防控制措施之一,有一定效果,此外,勤洗手、呼吸道礼仪、注意睡眠、提高免疫力、加强锻炼、保暖等亦为非药物防控措施手段。
7.春节期间需减少聚会吗?
杨鹏:现在,北京市正处于流感高发季。减少聚会属于增加社会距离的一种,可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但目前北京市处于疫情早期阶段,还未到达不参与任何聚会的程度,如果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则需佩戴口罩,并保证口罩的气密性。面纱口罩保暖性强,外科口罩可预防飞沫传播,N95口罩不仅可以预防飞沫传播,还可预防空气传播。
8.是否可以按原定时间带孩子接种常规疫苗?
王凌航: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家长与小朋友都应佩戴口罩,加强呼吸道防护,按国家计划免疫规划按时接种,切勿因噎废食。
9.目前北京市发热门诊的情况如何?
高小俊:目前,全市共有89家发热门诊,春节期间,有84家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当出现腋下温度超过37.3℃时,需在发热门诊进行常规筛查,并追问患者流行病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