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阳晚报》一篇《菜摊无人看管付款全凭自觉》的新闻,报道了在北关区西漳涧村路边有这样一个无人售菜摊,没人看守、不用砍价,市民可以自主挑选、称重,通过扫描菜摊上的微信二维码付款或是把钱投进旁边的投币箱,无人售菜摊摊主是西漳涧村村民张长江老人,他表示无人售菜摊开张半个月以来,从没丢过菜,也没有少过菜钱,每天自己微信上都有几十块钱的进账,还有顾客因没有微信,就把现金留在菜摊旁的投币箱里,钱也没有丢过。无人售卖蔬菜摊在为市民带来方便实惠的同时也彰显这座城市的诚信。
笔者在网上搜索“无人售卖蔬菜摊”发现,从2013年年初起,无人销售蔬菜试销点在上海普陀区蓝田、华池两家菜场就已亮相。经调查,无人销售蔬菜点运营3周左右,这桩高度依赖顾客诚信自觉的“买卖”非但没有亏本,而且凝聚了力量,是正能量的传递。经过核算,有95%的顾客是讲诚信的。
这种新的销售模式,不但便民,而且减少供销的中间环节,减少人员开支,这些成本的节约就可以反映在菜价上,经济收益是必要的,但是收获的社会效益也非常可观,无人售菜摊摊主把自己的信任交给了消费者,信任消费者能够以诚回馈,而事实也是如此。
此举是社会进步的标识,也考验了市民的道德,考量了社会共有价值观,以这种方式重塑社会的信任感。正如新闻中来买菜的市民刘女士所说:“这个菜摊不光卖菜,也在考验人的诚信,人家相信咱,咱不能辜负人家的信任。”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素质、人品同样也在提升,我们享受到了别人的信任,自然也需要从内心信任别人。
一个蔬菜摊,没有任何监督,全凭市民自觉自愿支付应付的菜钱,只靠一个“信”字是否能够长久维系,这是无人售卖蔬菜摊的出现带给人们的思考。在贪念与诚信间做选择,更能考验人,只有真正做到诚于中,才能形于外。一个人如此,一个城市亦如此。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人人守住道德底线,争做诚实守信的市民,无人售菜摊才能给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