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每个时代,总有那么几部影视作品深入人心,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今,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到节假日,电影院内人头攒动。那么,之前人们是怎么看电影的呢?改革开放40年来,安阳市民在看电影方面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
难忘露天电影
丰富文化生活
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杨劲,是安阳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导演、《安阳说》的创始人,他从小就对电影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小时候,电影院还是不清场的,当时有一部非常火的电影叫《霹雳舞》,我一天就看了七八场,一边看电影,一边站在过道上学里面的动作。”杨劲说。而他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电影事业的发展以及市民观影方式的变迁。
“露天电影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特色,那时候公园里经常放电影,票价几分钱到一角钱不等。由于当时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十分单调,看电影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尤其是在夏天,每次放电影都是人山人海,大家相聚一起,其乐融融。” 杨劲介绍。
记者了解到,除露天电影外,当时我市的电影院也不少,比如鼓楼影院、红光影院、东方红影院、中原影院、文化宫影院。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大型的国有工厂也纷纷建设礼堂,有了自己的影院,这其中比较出名的是纱厂礼堂(影院)。
“那时候虽然电影院多,但是影片的数量却不多。我上小学时,学校每年‘六一’都会组织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但其中5年看的都是同一部影片。”杨劲说,当时电影的数量和题材都十分有限,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影”引进“十大片”,人们才开始接触到好莱坞大片以及港台地区的电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家庭还没有电视,看电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每个周末,各个电影院都十分热闹,电影院也成了当时青年男女约会常去的场所。
但在农村地区,很少有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市民刘先生回忆,小时候每隔一两个月会有人在村子里放露天电影,全村人聚在一起看,甚至还能吸引很多邻村的人,非常热闹。
影音光盘盛行
影院一度遇冷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腰包也鼓了起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电视机的普及以及我国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观众,电影院逐渐沦落到放电影无人去看的尴尬境地,一些老电影院被迫拆掉或改为他用。当初热闹非凡的电影院,已经成为一代人脑海中的印记。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院线制度还不完善,我市也没有任何一条院线,一些电影院因为种种原因纷纷关门或转行。”杨劲介绍,这一情况直到2009年前后,随着第一条院线进入我市才使电影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随后进驻我市的院线逐渐增多。
与“70后”童年经常看电影的记忆不同,很多“80后”“90后”童年的记忆则是VCD、DVD。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后期,很多家庭都购买了VCD、DVD,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视听盛宴。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版权意识的增强,VCD和DVD不再像当年一样盛行,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杨劲介绍,但在一定时期内,想看电影却没有影院,成了很多安阳人的“痛”。
网络时代到来
电影融入生活
2009年前后,随着各大院线进入我市,电影再次回归人们的生活。目前,我市共有15家电影院,每至节假日,电影院内人头攒动。现在,不仅影院的数量多,影片的数量也非常多,分众化的影厅让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进行选择。
网络的发展,更让电影这样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融入了百姓生活,人们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发布到网络,甚至还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和关注度。
导演杨劲就是受益于网络时代的电影制作人,他结合本土文化制作的《安阳说》系列作品,由于地域文化的接近性,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喜爱。杨劲告诉记者:“其实安阳和电影挺有历史渊源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孔雀》,虽然当时它被商业大片所淹没,但其实这是一部拿到第五十五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电影,非常具有国际影响力,这部电影也让安阳站在了世界的面前。”
“咱们安阳还走出去好多电影方面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编剧李樯。话剧《富爸爸穷爸爸》、电影《孔雀》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一批优秀作品都出自他的手,他的作品还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本等奖项。” 杨劲说,此外还有乔磊、刘竞等一批影视方面的人才,获得过茅盾文学奖、著有《历史的天空》等作品的著名作家徐贵祥,也在当兵服役期间在我市工作过。
“安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很多优秀的资源,马氏庄园等地都有拍过电影,希望安阳能借助影视的发展,进一步走向全国。”杨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