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金融财经 > 银行 > 正文

弘扬清廉金融文化 打造清廉金融生态

弘扬清廉金融文化 打造清廉金融生态
2022-12-19 13:09:07 来源:中华网河南

清正廉洁,自古以来为人称道。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都曾提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金融关乎国计民生,如何强化推进“惩治金融腐败、防范金融风险”,一直以来,是摆在各级管理层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现状形势

近年来,银行业腐败逐渐成为腐败的高发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金融行业已至少60名高管落马,其中,银行业落马高管超半数,仅4月22日当天就有3位银行高管落马,而去年一整年才近70人落马。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不仅严重损害银行业甚至整个金融行业的形象,更是彰显国家惩治腐败的决心与力度,提醒银行业金融机构亟需正风肃纪。

现实意义

银行业金融机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清廉文化的重要环节,是维护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需要全面推进、重点关注、持续施压、专项整治。因此,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一体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三不腐”机制建设,有助于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引导行业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营造风清气正、廉洁诚信的行业文化风气,维护金融系统健康平稳发展。

经验总结

加强学提高认识。关于“三不腐”, 近平总书记提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个阶段的划分,也不是三个环节的割裂。要打通三者内在联系,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早日迎来海晏河清!”,“从治标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让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党建引领完善制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三不腐”,是将加强党建引领、完善文化制度建设、提高员工思想政治觉悟相结合,大力惩治腐败现象与行为,使员工对所从事的职业保持敬畏之心,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倡导和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观,从而助推我省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个人职业健康平安。

开展活动强化担当。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将党建引领放在突出位置,以党内清廉带动行业清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思想政治觉悟与党性修养,学党的重要理论,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观看学反腐系列文章与视频,坚持作批评与自我批评、反思与自我反思,筑牢对党忠诚、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作为一名新党员,更要时刻注意自身言行举止,提醒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自律自谦的同时督促他人,坚定拒腐防变的政治立场,强化政治担当,绝不助长歪风邪气。

植入理念清廉行为。加强清廉文化制度建设,将清廉的理念植入经营管理和员工行为。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查找制度短板及漏洞,加强内控机制管控及合规运营管理,从根本上建立起合规经营的长效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当前因违规发放贷款,侵吞、套取、挪用信贷资金,将信贷资金作为利益输送工具,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已屡见不鲜。银行层面应制定严格规章制度,各个岗位各司其职,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互相监督,盯紧重要岗位与关键环节,把好贷款审批关,建立健全贷后资金管控机制。作为一名信贷客户经理,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第一线人员,尤其要关注信贷反腐败,守牢底线,严格审查客户资质与贷款资料,按照法律法规与银行规章制度发放贷款。

警示教育固牢底线。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建设,需要加大清廉文化教育与培训工作力度,精心培育清廉的企业文化氛围,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多样的教育方式吸引员工积极参与,不断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员工行为管理,促进员工自我净化,严防因员工违规行为引发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与金钱诱惑,银行业员工很容易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铤而走险。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守廉洁奉公的行为理念,对员工进行警示教育,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强化岗位职责观念,全面提高员工政治素质建设、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职业素质建设。

展望建议

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标本兼治、药到病除,就要抓牢抓实抓细,从思想上根除病原,从制度上固本培元,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坚定不想腐的理念,树立廉洁从业的意识,让廉政建设为金融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河南省郑州农商银行 曹璐 王旭辉)

标签: 清廉金融文化 清廉金融生态

(责任编辑:new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