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8日电 (栗翘楚)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贯穿国民经济循环的全过程,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对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各地居民外出急剧减少,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当下,随着我国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消费市场有何变化?
“我国的消费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活力和新的增长点。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不断拓展,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费新模式、新方式快速发展。”在今天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给出了答案。
接下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出台一系列的促进消费回补释放的政策逐步落地见效,我国后期消费会逐步恢复。
促进消费回补 壮大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
王斌介绍,商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防疫保供、流通发展和消费促进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壮大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商务部将重点在七个方面发力。
加力企业复工营业。指导督促疫情风险低、复工进度慢的地区抓紧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门营业,尽快恢复市场正常的经营水平,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扩大重点商品消费。进一步研提促进汽车、家具、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支持引导各地制定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电子产品以旧换新。
壮大服务消费。引导餐饮、家政等生活服务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下沉社区,创新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服务。促进家政行业提质扩容,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员工制企业发展,扩大供给规模,提升供给质量。
促进城市消费。加快推出一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启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指导步行街分类防控因街施策,抓紧组织商户开业复市,尽快吸聚人气,重振街市繁荣。完善便民消费网络,优化便利店、菜市场布局,打造社区的便民商圈。
提升乡村消费。推进电商进农村,扩大覆盖面,完善末端的销售网络,健全农产品流通的骨干网络,构建新型的农产品供应链条,抓好电商和产业扶贫,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
培育新型消费。支持电商平台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实体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支持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促进小店经济的发展。
创新消费促进平台。指导各地分区分级、分类分时开展消费促进月、防疫保供网上行、云上购物节等活动,做大双品购物节,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在公正公开的前提下,面向特定的群体、特定的商品、特定的领域推出各类消费券、购物券,促进消费回流和人气回升。
社区经济“风生水起” 社区商业成消费升级重点
社区商业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区商业的发展,2019年出台的国办发4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优化社区的便民服务设施。
王斌介绍,商务部连续两年将社区商业发展列为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推动的重点内容。各级商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社区商业发展。
一是加快推动社区便利店的发展。2019年底商务部会同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指导意见,部署指导各地优化便利店的网点布局,大力推进便利店品牌化建设。2019年,大型连锁便利店新开业的门店超过1.2万家。与此同时,各地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社区便利店建设,比如北京提供财政资金支持,部署用三年时间建成连锁便利店6400个,实现社区的全覆盖。
二是支持社区菜市场的建设改造。中央和地方财政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推进菜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菜店等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建设改造,提升建设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2019年各地建设改造的标准化菜市场140多个,有效改善了城乡居民消费环境。
三是促进社区生活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的建设,整合餐饮、洗染、美容美发、家政、培训、快递、维修等消费服务功能。2019年,全国已建成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200多个,推动传统的中小型百货商场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转型,向集超市、餐饮、教育、培训、娱乐、文体、健康等为一体的邻里型社区服务中心转变,构建便民服务消费圈。
四是创新社区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各地积极推广自助结算、扫码支付等智能技术进行便利店的数字化改造,整合实体便利店与线上资源,开展全渠道的经营,强化互联网+便利店建设,探索推行社区体验式电商、社区无人零售、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促进社区消费的创新模式。疫情期间,武汉实行社区封闭升级管理以后,保供电商平台的数量由11家增加到40多家,为满足社区居民消费需求发挥了重大作用。
线上直播带货 各方协力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疫情发生以后,前一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集中出现了蔬菜、水果、禽类、水产等鲜活农产品滞销的现象。
“这一阶段以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总体来看,除湖北以外,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已经得到明显缓解。”王斌表示,商务部主攻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促进产销对接。商务部发挥农产品滞销信息线上收集发布平台的作用,动员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超等各类流通主体与农产品滞销地区直接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截至3月17日平台累计收集发布农产品滞销信息5000余条,撮合销售滞销农产品3万余吨,其中贫困地区的农产品7000余吨。
二是拓宽销售渠道。各大电商平台通过集中采购、直播销售、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助力农产品销售,阿里实施的“爱心助农计划”帮助农户卖掉农产品超过3万吨;京东和14个原产地达成了1万吨的滞销农产品包销合作;拼多多的“市长县长直播间”获得了订单17万份,销售农产品超过100万斤。
三是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采取减免费用、设立专区等方式扩大滞销农产品的销售,一些地区出台运输补贴、收储补贴政策,解决滞销问题。比如广西对采购砂糖橘的商户给予运费补贴,截至目前滞销的砂糖橘已经销售了500多万吨,超过了90%。
四是畅通物流运输。针对前期局部地区限行设卡阻滞农产品运输的情况,我们加强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部门的横向协作,与有关地方政府直接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打通农产品的物流运输通道,促进货畅其流。
“总体来看,疫情对消费短期的影响较大,中期趋于平缓。疫情期间,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疫情使我国市场和流通经受了一场严峻的大考,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王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