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乳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进一步推动乳业高质量发展?在近日举办的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工信部主题日活动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围绕奶源基地建设及完善相关标准法规体系等,如何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与会专家、企业代表的热议话题。
加强产业链融合 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堂兵表示,当前,我国乳业发展还面临奶源供给不足,生鲜乳制品价格相对偏高,国内乳制品产量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奶源的支撑力,夯实乳制品产业发展的根基。
李堂兵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下,今后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类,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发展特色功能性乳制品;二是乳制品企业要将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进一步加强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和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三是要加强乳品品牌建设,从企业文化、历史积淀、产品特色等方面挖掘品牌价值;四是加大奶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巩固乳制品发展高质量发展根基;五是促进优势产业、产区和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六是推动企业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表示,在乳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原料乳供应不足的压力,建议乳业骨干企业要高度重视原料乳基地建设。同时,要高度重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协力解决“卡脖子”的技术、产品、原料和装备。
谈及后疫情时代乳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说:“新冠肺炎疫情下,宅经济的兴起,网络销售的发展,对乳业提出了新的需求。乳业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价值和品牌的竞争,对消费者需求准确的把握才是企业发展的最好的良机。”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吴秋林表示,近年来,政府及社会对乳业的关注程度高,希望通过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促使乳业更加健康、稳健地发展。
北京三元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永杰表示,乳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当前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迫切需要乳业健康、良性、稳定地发展,必须进一步提升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深入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研发能力提升和质量安全水平,满足群众乳制品的需求,实现乳业现代化。
当前,我国个性化、食品化、场景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企业如何从研发角度来满足市场需求?三元股份总经理唐宏谈到,在大健康背景下,未来的实现路径要通过以科技为支撑的前瞻性研究队列,结合人体健康大数据实现精准营养干预,运用更多的新技术新概念推动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全面升级和行业创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表示,目前我国每天人均消费乳品量依然较低,营养科普需要全社会进一步推动,在社会上营造更好的乳制品消费氛围。同时也要看到,奶制品的多样化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乳企要加大产品品类的创新。
这也得到了业界的回应。伊利集团总裁助理云战友表示,通过建立大数据雷达可以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关注热点;靠创新可以实现产品既营养又好吃。希望更多乳企针对我国乳业资源禀赋不足的现状,针对性的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形成有效、健康的生态圈。
我国乳业发展的方向是做强、做优,如何做到强和优?“这就需要根据产业链来配置创新链,科技界和产业界要深度融合,共同促进我国乳业发展。”光明乳业食品研究院院长刘振民建议,一是要开发新品类乳品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希望科技界和产业界融合解决产业中“卡脖子”的共性关键技术。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雅培北亚研发总监李翔认为,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一是坚持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赋予产品和企业更加强大的竞争力。二是新原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创新的源泉,增加产品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三是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支持,希望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整合行业科技创新资源。
圣元研发部总监闫永刚认为,乳业要实现可持续,还需注重在经济学方面的探索,要看到短板效应和围挡效应。在研发中,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做到统筹兼顾。此外,企业也需要不断创造需求,进行有效研究。他还强调,企业坚持科学态度、创新意识、诚信原则,重视食品文化建设。
黑龙江飞鹤乳业研发高级工程师解庆刚介绍,乳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装备,应不断加强综合科技创新能力。目前来看,乳清、乳铁蛋白、初乳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依赖于进口,希能加大这方面的科技研究。
蒙牛乳业研发创新部总监李树森表示,企业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及新工艺设备制造相关研究。在生乳生产源头管理上,实现了对牧场的集约化管理;在智能制造方面,加大产品智能制造老车间改造和黑灯工厂的建设。
“进一步完善乳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位、路径或者是阶段性目标,明确一些指标体系,将会对企业起到非常大的引导作用。”石家庄君乐宝乳业体系法规部部长韩俊杰建议,我国乳制品企业应不断打造世界级研发中心,不断加强全生命周期的研究。
形成联合体 完善奶源基地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奶源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存在“北奶南运,西奶东运”现象。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李强表示,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奶源地作为行业发展的根基,很难保障行业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常务副局长、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校长张守文教授建议,奶源基地保障体系应包括:政府、奶牛养殖企业、乳品生产企业、乳品行业协会。要从现代奶牛种源基地建设、奶牛饲草饲料保障能力、以奶农为主的适度规模养殖发展、奶牛健康管理、乳品生产企业建设奶牛养殖基地,实现奶源自有、自控的全产业链模式等五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奶源基地的支持。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刘超建议,一是倡导乳品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纵向联合,形成紧密的经济联合体,以产业链的优势增加双方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倡导都市型乳企与牧区草原型乳业与农牧区乳业横向联合,叠加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三是响应“一带一路”号召,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四是鼓励企业向深加工业发展,要多元化发展乳制品。
如何在南方地区建设好奶源基地是业界一直以来的探索。作为南方乳企,明一集团副总裁张屿认为,一是利用福建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实施高山生态养殖。二是利用5G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规模化、智能化牧场。三是采取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保障资源的综合利用。四是实施产业融合,建设万亩观光牧场,实现“农牧+制造+观光”三产合一。
加强标准法规建设 留出空间创新发展
关于加强我国乳制品标准法规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处长刘晓毅指出,助力乳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就是要按照国家“四个最严”要求,塑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对于国内外企业,监管部门的技术审评和审批要求是一致的。在工作细节上,监管部门及时落实生产许可法规相关文件的制修工作,指导行业企业生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刘爱东认为,我国乳制品的食品安全国家营养标准体系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不同人群对营养健康精准化、个性化的需求,也对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了挑战。下一步,在乳制品标准体系建设上,一方面要加强与乳品相关的安全标准,织牢食品安全底线;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说:“完善法规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创新驱动。要全面科学地理解最严谨的标准,而不要让最严的标准束缚了创新,尤其是制约乳制品行业的创新。”
雀巢大中华区法规与科学事务负责人邸雪枫也表示,标准和法规不能成为产品创新的障碍,要留出空间能够让产品多元化发展。同时,一些缺失或滞后的标准,需要尽快补上。此外,更多的中国专家、企业也应该更多地“走出去”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