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保护和治理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到2035年,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保护治理成效与人民群众对优美湖泊生态环境的需要相适应,基本达成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湖泊保护治理水平,有效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高层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先后多次赴长江经济带城市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在重点任务的方方面面。进入‘十四五’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各项重要任务都要与绿色低碳转型任务结合起来。不仅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治理,而且还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等各个方面。”11月27日,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会暨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部副主任罗蓉表示。
据了解,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绿色发展不仅要考虑绿色金融,关注碳排放和绿色风险,体现出绿色经济大指标,同时还有可持续发展,创新治理、研发投入、创新基础、创新转化、创新产出,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程炼对本报记者表示。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也提醒道,在进行“双碳”改革过程中,应当平衡好经济增长和低碳发展的关系。
地方加速布局
据了解,长江经济带包含110个城市中,包含10个省会(含副省级)城市和2个直辖市(重庆),以及98个其他城市。其中,上海在绿色创新投入指数排名中以91.21分拔得头筹,创新制度和创新转化优势十分突出;南京在绿色创新产出指数排名中以75.71分位居第一,创新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高。
而在四川宜宾,有关绿色布局也已经迅速铺开。
“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另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科教支撑,切实为宜宾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我国从国家战略高度对绿色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将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并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进一步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存好表示。
据介绍,宜宾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全力实施“电动宜宾”行动,打造区域电动化样板城市,做大做强动力电池等“5+1”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产业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而在重庆两江新区,一方面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动环保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成立兴业银行两江绿色支行,新区银行业绿色贷款余额超千亿元、占全市1/3,为绿色制造、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提供全方位绿色金融服务,推动“点绿成金”;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依托新区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推动传统汽车向新能源化加快转型,同时已布局风电8大总装基地,为近200个风场提供运维服务,并加快布局氢能源产业,国内首个国家级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开工建设。此外,创新发展绿色科技,集聚近40家大学大院大所,吸引110个科研团队、500余名博士落户。
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将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践地转向主战场,从连接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的优势区域转向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转向主力军。
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
近年来,绿色发展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多层次的金融支持,发挥好金融服务绿色发展的独特优势,具有全局性和现实性的意义。
“进一步完善绿色服务发展的金融支持机制,应该在制度体系、市场机制、产品供给三个方面形成改革创新的合力,更好的促进绿色发展。”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刘新华表示。
在他看来,在制度体系方面,应当在制度体系上完善绿色金融的支持政策,健全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在市场机制方面,我国的碳市场碳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缺失,碳价预先机制尚不完善,应加快推进碳排放市场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应适时推出碳期货交易;在产品供给方面,应继续推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创新。
在市场机制上,加快推进碳排放市场建设。碳交换权交易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今年7月,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已纳入2000多家发电企业,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下一步应有序建设碳排放权市场的交易体系,加快覆盖更多控排行业,实施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碳期货交易品种,引导多方主体根据市场的实体经济需求参与碳市场及相关金融产品的交易。
当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4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破万亿元,居全球第二,绿色保险业务品类不断丰富,绿色主体基金规模成长迅速,绿色知识体系初具规模,特别在双碳目标提出后,碳中和债券、碳基金等产品不断涌现,正在构建多元化绿色金融的产品体系。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赵晓菊建议,可以增加绿色金融支持的维度,再将维度细化,比如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担保等等;结合双碳目标,加大对碳排放强度的分析,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依据;做好政策分类,将有关金融支持的政策纳入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