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金融财经 > 产经 > 正文

如何提升机器人制造水平?专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如何提升机器人制造水平?专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22-01-11 10:04:56 来源:人民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到,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多位业界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要加强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检测认证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增强产品供给,拓展市场应用,优化产业生态。

如何提升机器人制造水平?

“《规划》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路线图,为智能制造各个赛道的企业、高校和机构,提供了清晰的、权威的规划和指导。”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周谷越表示,《规划》中的四个专栏行动,包含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各个方向的技术、产品、应用场景,覆盖了目前全部的核心领域。

《规划》提到,“十四五”期间,将推动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那么,该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建议,要加强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面向重点行业需求,集聚优势资源,推进高端机器人产品研制,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和种类,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组织产需精准对接,推进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开发。

周谷越表示,要通过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发挥高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的作用,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

此外,还要支持协同创新和技术融合。周谷越强调,要鼓励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机器人协同研发,推动软硬件系统标准化和模块化,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应用。

“机器人制造水平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行业中的每一个人按照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共同努力,切实做好工作。”周谷越说。

机器人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怎么突破?

“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工业机器人已在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被广泛应用。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

周谷越进一步解释道,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原创性研究、理论研究、正向设计能力欠缺;关键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等还不能满足高性能整机的需求;高速、高精、重载等高性能整机产品供给缺乏等。

“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突破机器人系统开发、操作系统等共性技术,研发仿生感知与认知、生机电融合等前沿技术。在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伺服、减速机、一体化关节等核心零部件产品实现超越。”周谷越说。

目前,在绝大部分高端应用场景,进口品牌的机器人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国产品牌大部分在中低端附加值的应用场景中激烈竞争,导致国产机器人厂商利润率低,且在招标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周谷越表示,《规范》提到的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举措,有利于国产品牌突破中高端市场,同时可以有效规范国内品牌之间的过度竞争带来的互相消耗。

如何培养优秀科研人才?

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周谷越看来,中国机器人制造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和高校的角色相对比较独立,带来的问题是企业对新技术敏感度相对不足,高校对新技术的转化能力相对不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对机器人制造产业而言,优秀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抓住“科技创新”总体发展的“牛鼻子”,就应该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立足全球视野推动人才培养,周谷越说。

《规划》提到,加强机器人科技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专业技术和复合型高端人才。推进新工科建设,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推行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

周谷越表示,要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校企联合培养、现代产业学院、技能培训等培养方式的实施,为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提供好的机会和平台,从而加快先进技术在国产机器人企业中的转化和落地,最终助力国产品牌突破高端瓶颈,完成技术和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news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