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双11”农产品热销的背后:乡村搭上数字经济快车
让乡村的数字生活更美好(三农杂谈)
“双11”农产品网上热销的背后,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逐渐普及。
来自湖北秭归的脐橙、甘肃礼县的苹果……数据显示,“双11”当天阿里巴巴全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过45亿元。产自东北的五常大米仅用10秒钟便卖了100万斤,四川的平武蜂蜜,更是在售罄后预售到了明年9月。火爆的销售,让这些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撑起这些数据离不开买家的热情,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逐渐普及。
如今,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广泛应用,在广大农村,上网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儿。农村网民数量在增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四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6.5%,农村网民规模为2.11亿,占整体网民的26.3%,较2017年末增加204万人。网络应用场景在扩大。对于新农民而言,网络是可以学习种植技术、租赁大型农机、遥控无人机植保作业等的好工具,手机成为新农具;对农村里的留守人群而言,微信、视频等是和在城里务工的家人互致问候的好渠道。网络改变乡村生活的威力在显现。“互联网+”带来的农村电商、众筹农业、直播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正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收入已达到1.25万亿元。
应当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突出。从硬件看,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区、网络普及水平较低的地区基本上都是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从软件看,在与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网上支付及互联网理财等应用方面,农村网民的使用率也远远低于城镇网民。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的释放、农村居民生活便捷度、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亟待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统筹解决。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农情,大国小农的基本特征将长期伴随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如何建立起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的有效对接机制,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重要而迫切。网络能够跨越时空距离的“魔力”,恰恰能够让广大农民直接与世界对话,直接与大市场联通。因此,面向未来,一方面要瞄准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发展数字农业,让数据链带动和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动能;另一方面,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过建设数字乡村,让“互联网+”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公共服务延伸到村,提升农民数字化应用能力,丰富乡村的数字化生活,全面支撑乡村振兴,让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道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搭上数字经济发展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