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潮起,奋楫逐梦行。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
不过,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当前,如何更好助力民营企业翻过市场、融资和转型的“三座大山”,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代表委员们对此进行了热议。
好政策,真落地
近年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出台,为了取得实效,在政策落实上还要下更多功夫。
四川广安市副市长王瑛代表认为,各地在出台政策时,应注意配套细则,防止门槛过高等问题使扶持政策无法真正落地落实。王瑛代表介绍,为落实好政策,广安市建立起重点民营企业市级领导“直通车”制度,民营企业有困难可直接找领导解决。
重庆市荣昌区区委书记曹清尧代表介绍,去年以来,荣昌区提出“只跑一次、只找一人”,大力减少行政审批,派出百名干部进百家企业上门服务,目前已有269项涉及企业的行政许可只需企业申报一次。
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代表建议,政策落地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制订更加细化、更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防止“一刀切”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
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委员建议,政府在制订相应法规政策时能够更多参考商会组织、相关企业的意见,“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升,商业涉外事项不断增多,应积极发挥商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共同参与应对全球贸易摩擦。”
保融资,稳信贷
对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代表委员们的建议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要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发挥民营银行、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其二是抓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对称。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代表建议,要进一步落实信贷、发债、股权融资政策组合,疏通政策传导渠道,加快激励政策落地。“可以通过采取授信先行、信用支撑、制度保障、政策激励等方式,推动符合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发起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阶段性的股权融资支持。”徐诺金代表说。
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韩沂委员调研时发现,政府部门掌握了大量银行服务民企与中小微企业迫切需要的信息,但目前这些信息尚未实现有效整合,银行无法免费快捷地获取,存在信息“贵”“缺”“断”等问题。
韩沂委员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共享效应,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互联互通,通过便捷的渠道、低廉甚至免费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包括税务、工商、民政、司法、海关、公积金、公用事业缴费、不动产登记等各类信息,助力银企双方有效对接,更好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
争创新,走出去
近日,华为发布5G折叠屏手机,全球瞩目。近年来,我国不少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走出了自主创新之路,目前已有不少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但对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容易导致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从而制约新动能的释放。
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代表建议,政府应建立协调机制,进一步缩短先进技术、产品和市场应用之间的距离,打通创新型产品快速上市渠道,降低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非生产性负担,以便让创新型企业快速有效释放新动能。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代表建议,国家应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一方面,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并购,吸收先进经验与技术实现开放式创新,从整体上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中国民营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必须走进国际市场,与国际领先企业过招。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代表注意到,许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例如民营企业缺乏熟知国际规则的国际型经营人才。
卢庆国代表建议,国家应调整对外投资合作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对企业实际发生的境外投资按投资额进行奖励补助,并为“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提供投资保险。
(本报记者姚雪青、王明峰、魏哲哲、刘新吾、朱佩娴、谢卫群、韩鑫、申智林、范佳元、贺勇、马晨、董丝雨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