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金融财经 > 财经焦点 > 正文

春江水暖时——中国经济首季调研之制造篇

春江水暖时——中国经济首季调研之制造篇
2019-04-15 09:10:4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题:春江水暖时——中国经济首季调研之制造篇

新华社记者何雨欣、安娜、杨柳

春意渐浓,万物勃发。

中国经济走过了2019年首个季度。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制造业究竟怎么样了?

近一段时间,记者密集调研,感受到信心,也聆听了烦恼,触摸到主动求变的脉搏。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制造业正蓄势前进。

信心在提升:政策春风与产业风口叠加利好

4月,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盛会——德国“宝马展”在慕尼黑开幕,中国企业三一集团的挖掘机、履带吊等设备受到欢迎,参展首日,订单及意向订单就超1亿元。

继去年创下历史最佳经营业绩后,集团旗下三一重工今年一季度也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对于企业的新气象,董事长梁稳根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企业多年智能化的探索积淀。

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介绍,佳都是做人工智能的,与200多家企业有业务往来。今年以来,大家明显感觉到新变化,投资信心和意愿在增强。

调研中,不少企业都谈到新变化:国家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政策效应在显现;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新技术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带来新机遇;制造业开放不断提速,推动国内企业破局高端制造……

种种因素叠加,企业信心在提升。

珠海智能制造联合会副会长张光明介绍,一季度,珠海智能制造行业稳中有增。这除了因产业本身处于风口期,还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红利,特别是港珠澳大桥开通,让内地与港澳企业交流更加便捷,带来许多新投资机会。

宏观数据印证了企业信心的提升。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后,重返扩张区间,升至50.5%,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6个月高点。

调研中,一些企业也坦言了烦恼和期待,外向型企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正在重寻新的市场和增长点;传统制造业因升级与环保标准提高等原因,技术改造成本压力较大。在政策层面,不少企业提出,希望简化减税降费操作,让政策更好落地。

当前,制造业尚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采访的绝大部分企业都在积极作为、积极应变。

转型新趋势:融变、裂变、聚变

制造业蝶变,近些年一直是进行时。在调研中发现,制造业转型和服务业换代、互联网+提速等互动性越来越强,呈现三个趋势:

融变——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传统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代表,如今已转型为集制造和服务于一体的企业。

中联重科总工程师付玲介绍,随着公司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的推进,公司打造了一系列智管、智租、智享等垂直领域工业互联网,为下游客户提供了设备安全、资产盘活、商业保险等增值服务。

“现在一些企业,已分不清究竟是属于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了。”在近期走访多家制造业企业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说。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在加快,制造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在转变,研发、设计、制造等每个环节都可以利用服务提升价值。

裂变——

水漆,以水为稀释剂的新型建材,与油漆相比,具有节能环保、超低排放、低碳健康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一家从工业贸易领域转型而来的企业,今年一季度,河北晨阳集团的水漆产品延续了近些年销量翻番趋势,新建的智能化生产线也开始试生产,这增强了晨阳在高端工业水漆领域的优势。

晨阳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还将推出植物基儿童漆,利用易降解的可再生植物,让涂装更环保。

近些年,制造业内部不断涌现创新、绿色、共享等新型产业;产业与企业内部不断涌现新产品、新工艺;市场细分在加快,这成为制造业释放内生动力的重要来源。

聚变——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一些产业在集聚,例如航空产业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镇江、嘉兴、丹阳等地为支撑的长三角航空产业集群。

在珠三角,珠江东岸在打造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带,西岸在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带。

产业集聚在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在显现。

主动而为: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有效方案来自企业、来自市场

在调研中,制造业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经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阶段,有的还处于简单生产、依赖出口阶段。

可以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道关口,是一个优胜劣汰、破旧立新的过程。当前,企业家们谈的最多的是“要创新!”

用创新,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北新建材研制开发的石膏板复合墙体等产品,让墙不用再“砌”,直接“装配”,且绿色环保。

尽管上游的住宅建筑市场并不处于景气周期,但北新建材正通过创新拓展企业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供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进一步挖掘翻修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从单一产品制造商,转变为绿色建筑解决方案商。”北新建材董事长王兵说。

当前,内外环境的变化,也是对企业实力、韧性的考验,跨过高质量发展的关口,路就会越走越宽。制造业企业中,不论大小,创新的紧迫意识都越来越强,也正在寻找自己的创新之路。

用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尽管当前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但因可再生和零排放特性,氢能源受到很多汽车企业的青睐。

“我们现在正在研发第四代氢能源汽车,进一步降成本、延长燃料电池系统寿命、改善环境适应性问题。”北汽福田北京欧辉客车分公司副总裁秦志东说,掌握了核心技术,也就掌握了未来主动权。

尽管一些企业在融资、成本、人才等方面存在困难,但练好“内功”越来越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只关注“市场要什么”“我能做什么”,更关注“我能做什么别人不能做的”,这也让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可期。

企业是经济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细胞。调研中,越是深入到企业内部,越能触摸到活力与信心。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有效方案,来自企业、来自市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