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金融财经 > 财经焦点 > 正文

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9个字,为中国经济精准画像

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9个字,为中国经济精准画像
2019-05-16 09:43:53 来源:光明网

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9个字,为中国经济精准画像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桥非通航孔钢桁梁日前全部架设完成。新华社发

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9个字,为中国经济精准画像

大批成套风电设备在江苏省连云港港口集港准备出口澳大利亚。王健民摄/光明图片

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9个字,为中国经济精准画像

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9个字,为中国经济精准画像

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9个字,为中国经济精准画像

【经济界面】

大海不惧风浪。面对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中国经济表现出了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的状态,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国家统计局5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中有进态势持续。“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更加稳固,发展空间持续拓展,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不断提升,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1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1.应对外部挑战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经济在中美经贸摩擦的大背景下表现会怎样?去年以来的经济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刘爱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数据无声,却最有说服力。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6%,位居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之首。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6.4%,增速连续17个季度运行在6.4%~7.0%区间,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韧性明显增强。就业充分、物价温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

对于中国经济的总体形势,刘爱华用9个字进行了概括:

——韧性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建设,中国已经拥有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是日益巩固的物质基础。从劳动力及人才储备上来看,我国目前拥有将近9亿的劳动年龄人口,其中1.7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者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物质基础加上人才基础,为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2015年底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了供给领域的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久不断的动力。从最新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生产需求总体平稳,就业物价形势稳定,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市场信心持续改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

——潜力足。目前我国人口规模接近14亿,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消费潜力很大。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几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保持在60%、70%的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作为2019年重点任务。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环境改善、产品质量提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加快实施,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投资在 促进产业升级、补齐发展短板方面,也仍然具有很大潜力。

——活力强。近几年来,我国持续实施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企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感受到这种变化,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对未来的预期、创业的热情就会不断提高。最新数据显示,1至4月份,全国新登记企业日均达到1.86万户,说明企业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比较高。从分经济类型的数据来看,1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中的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4个百分点;从预期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经连续两个月处于景气扩张区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就更高一些,说明企业对未来市场整体是看好的。

2.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

今年年初,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委托德勤中国对论坛会员进行了“亚太企业投资信心晴雨表”调查。日前,正式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家表示在未来一年将增加对中国投资,这反映出亚太企业家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接受调查的企业家们普遍认为,技术创新会带动中国经济继续发展,营商环境的改善和消费市场的升级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的市场。中国不单单是制造大国,拥有完整的供应链以及巨大的产能,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手机、电脑等的消费市场。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国外贸进出口9.51万亿元,同比增长4.3%。在商品结构持续升级,机电、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的同时,国内经济运行平稳,也带动进口增速回升。1至4月,我国进口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分别增长8.9%、8.8%和16.4%。原油、铁矿砂、天然气等十大类大宗商品合计进口1.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拉动进口增速2.3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良好。尽管一些国际组织下调了对全球贸易增长的预期,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我国外贸总体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没有改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实现减税降费将达到约2万亿元,在这些政策的作用下,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56%以上的比较高的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一直保持较高的景气度,连续4个月位于54%以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更高,持续保持在60%以上。

“在宏观基本面保持平稳的情况下,不管是从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动力、生产经营的活力,还是对未来生产经营的预期等方面来讲,微观主体的活力都在增强。”刘爱华告诉记者,“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那就是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大。目前通胀水平较低,财政赤字率也较低,外汇储备比较充足,宏观政策操作的空间还比较大,政策工具比较丰富、比较充足。总体上看,宏观政策的空间大是未来推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3.以变应变探寻创新发展之路

5月15日上午,在北京百万庄,一场以“变局与应变之策——中国装备制造业探寻创新发展之路”为主题的高端智库论坛举行。“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环境,我们更要积极探寻变局与应变之策。”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范斌在现场发言时强调。

装备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新一代产业技术快速融入,深刻改变了装备制造业现有的生产、组织模式和上下游关系,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情绪升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的形势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范斌指出。

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在贸易保护与产业变革的全球背景下选择发展策略?如何探寻领先企业带领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超越之路?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寻求创新政策作用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由工信智库联盟指导、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的“百万庄论坛:2019年工信智库联盟系列活动暨机工智库发布会”切中了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热点”和“痛点”。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国博弈加剧、国际贸易秩序重塑、新一轮产业革命兴起的变革期。最近十年也是决定未来百年产业格局的关键时期。”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院长李奇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已发展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制造业已经与全球产业链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例如生产制造重大技术装备和高端装备产品的专用生产设备、专用生产线、专用检测系统主要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在制造工艺方面,我们在高速、高精、高强、高稳定性等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通过近年来的大量调研,机工智库发现,目前中国制造业已经出现一批具有领先优势的冠军企业,例如华为、中信戴卡、中车、潍柴、徐工等,这些企业善于借鉴、精于制造、强于技术,它们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不仅在规模上领先,而且能够融合中国文化,结合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吸纳先进制造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批企业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主力军,也将是中国制造模式的主要塑造者。

据刘爱华介绍,4月份我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高端制造业加快增长。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了5.8个百分点,比上个月加快1.2个百分点。二是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2个百分点。三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1至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了11.4%,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5.5%,这两个速度都明显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速。四是贸易结构继续优化。1至4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59.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从制造业内部、服务业内部、投资内部、贸易内部来看,整体上经济结构在继续优化升级。

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过去标准化、规模化的商业体系正在逐渐模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使传统的游戏规则发生改变并被重新定义。中国制造业在面临巨大国际竞争的同时,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