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金融财经 > 财经焦点 > 正文

全球超35万亿刺激来了 美股三天涨超21%

全球超35万亿刺激来了 美股三天涨超21%
2020-03-27 13:19:52 来源:华夏时报网

尽管初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达到史无前例的328万之巨,美国股市周四依旧振奋大涨,道指飙升逾1300点,过去三天累计涨幅已超21%,为近90年来最佳表现。

美国参议院25日连夜通过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声安抚市场,称美联储致力于动用所有手段来保障美国经济。

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突破50万例之际,二十国集团(G20)3月26日举行会议后发布重磅声明,将向全球经济注入超过5万亿美元(约合35万亿元人民币),并竭尽所能动用现有一切政策工具,以应对疫情冲击。

隔夜欧股全线收涨,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涨2.55%。北京时间27日凌晨5时,富时中国A50期货涨超2%。

美股三日涨幅创近90年最佳

截至周四美股收盘,道指涨1351.62点或6.38%,报22552.17点;纳指涨5.60%;标普500指数涨6.24%。过去三天,道指累计上涨3960点,涨幅高达21.3%,创1931年10月以来最佳连续3天百分比涨幅。标普500指数涨幅累计达17.6%,创1933年4月以来最佳连续3天百分比涨幅。

美国参议院25日临近午夜投票通过了高达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这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救市计划。预计众议院将在周五表决通过,再交由总统特朗普签署以正式生效。这份长达880页的法案包括对个人直接发放现金、更强大的失业保险,为企业提供贷款和贷款担保金,以及为医院、州和市提供更多的医疗保健资源等内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四罕见接受电视媒体采访,在美联储紧急降息至零后首次发声安抚市场。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将继续使用它所拥有的一切工具来应对冠状病毒带来的经济衰退,在借贷方面美联储不会用尽弹药,并且美联储在其他方面仍有政策空间。他还预计,一旦疫情得到控制,美国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

3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达到创纪录的328.3万人,而前一周仅为28.2万人。这是美国史上首次出现百万级别的初请失业金数据,打破了1982年世界经济危机时69.5万的历史最高纪录,同时远超金融危机时期2009年3月创下的66.5万高峰。但这并未能阻碍美股强势反弹。

光大证券宏观分析师张文朗、刘政宁表示,疫情导致的美国失业陡增跟历史上的大规模失业有一定差异。比如,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中短期合同和兼职者较多,他们灵活性较强,一旦疫情过去可以很快回到岗位。另外由于此次美国财政救助法案对失业补贴较高,不排除一些人选择主动离职,毕竟对疫情的恐惧也会降低工作意愿。

光大证券认为,对失业人数大幅上升无需过度担忧。在财政救助的保障下,他们的生活可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一旦疫情好转,他们也可能很快返岗,届时失业人数或将迅速下降。不过,短期内就业人数减少难免拖累GDP增长。

全球确诊超50万例 G20重磅发声

全球疫情仍在加速恶化,过去约一周时间,全球累计确诊病例翻了一倍,达到了惊人的5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23000人。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的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7日凌晨6时,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达526044例,美国确诊病例数达到82404例,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数最多国家。其次为中国、意大利(80589例)、西班牙(56347例)、德国(43646例)、法国(29551例)、伊朗(29406例)。

意大利死亡人数激增至超过8200人引发担忧,这个欧洲疫情最严重国家每10个确诊病人中就有至少一人死亡。据媒体报道,意大利只检测症状严重的患者,意大利公民保护部部长博雷利近日表示,每10个病例中有一个确诊,这一比例是可信的。按照当时的确诊病例数,这意味着该国或有大约70万人感染。

北京时间3月26日晚,二十国集团(G20)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据新华社报道,与会各国领导人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表示,正在采取迅速且有力的措施,支持经济,保护劳动者和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正在向全球经济注入超过5万亿美元资金,作为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经济措施和担保计划的一部分,以抵消大流行病对社会、经济和金融的影响。

G20声明承诺,竭尽所能动用现有一切政策工具,以最大程度降低此次大流行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造成的损害,恢复全球增长,维持市场稳定并增强经济韧性。G20支持各国央行根据授权采取特别措施,增加金融稳定以及加强全球市场流动性。同时将努力确保重要医疗用品、关键农产品和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正常跨境流动,并努力解决全球供应链中断问题。

声明还要求各国卫生部长在必要时举行会议,分享各自国家行之有效的经验,并在4月的部长会议前采取一系列紧急行动以共同抗击此次大流行病。G20将同一线国际组织,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组织一道,尽一切努力克服疫情。华夏时报 记者 帅可聪 陈锋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