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共享经济的企业,只有找到更多的、真正的闲置资源,为用户创造价值,才是真正践行共享经济,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共享经济的道路上走长远。”
共享经济陷入寒冬。
2012年,滴滴公司的共享出行在国内上线,揭开了中国共享经济的序幕。
2015年,是中国共享经济的元年,从那一年开始诞生了品种繁多的共享模式,如共享单车、共享办公空间、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经历三四年的高速发展,共享经济已扩展到生活服务、办公、生产、知识技能等多个领域。还有不少人脑洞大开,提出共享女友、共享男友,甚至共享厕所的概念。只要想得到并认为可行,就会有人尝试。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第一批共享单车的倒下,共享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共享办公空间甚至被贴上了“二房东”的标签。这使得想要成为国内“行业第一股”的优客工场几次被资本市场拒绝。尤其在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许多共享办公空间的空置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
接着,由于资本市场对共享经济的普遍不信任,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乎所有搭上共享的概念都开始洗牌,表面上看能支撑一段时间,实际上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极有可能整个行业面临洗牌,重复前些年“千团大战”的老路。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2019年是我国共享经济深度调整的一年”,一方面,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增速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共享经济领域的直接融资规模也明显下降。
自互联网平台出现以来,整个行业都被洗牌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模式本身有问题,不符合实情,只是在概念的炒作下兴起一段时间,如P2P平台;另一种则是商业模式没有问题,但行业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全行业溃败,最后只留存少数几家,如团购平台。
如果共享经济被洗牌,会是哪一种呢?两种都是,也可以说,两种都不是。
说两种都是,因为共享经济既有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其商业模式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说两种都不是,因为它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当然,第一,要避免恶性竞争,第二,要校正商业模式。
要挽救共享经济,只有从真正的闲置资源入手,方有机会。笔者认为,盘活闲置资源是共享经济的新起点。
对于共享经济,业界一直存在一个误解:即认为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共享,强调使用权而非所有权。这一误解是目前共享经济不景气的根源。
实际上,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必须是盘活闲置资源。现有的绝大多数共享模式并不是真正践行共享经济,不是盘活闲置资源,相反,是人为制造闲置资源,是换了一副马甲的租赁经济。
停放在街边的共享单车,空置的共享办公空间,它们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资源,在许多时候,它们还是闲置资源,但并不是能够用于共享的闲置资源。因为单车很可能在下一秒被人骑走,办公空间也一样,可能明天就被人租下了。企业用于创造正常价值的资源通常都不适合用于共享,不应通过共享创造较低的价值,除非预先知道该资源将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处于闲置状态。这些资源虽然处于闲置状态,但同时也处于等待被人使用的状态。这就好比酒店的空房间,即使闲置一晚也不会廉价出租,否则会降低整个酒店客房的价值。
此外,不少人认为过剩的产能也可以用于共享,其实无数的工厂经过无数的实践证明:过剩的产能无法用于共享。自2010年中国中低端制造业的高光时刻过去后,大多数企业都有过剩的产能,但没有哪个企业会将其过剩的产能用于共享。产能只适合用来为企业创造正常的价值,如果用于共享,可能的一个结果是做得越多,亏得越多。
国内唯一的共享经济领头羊是滴滴共享出行。它是共享经济的一枝独秀,是真正从利用闲置资源为出发点。它切入市场的两种模式:兼职网约车和顺风车,利用的都是闲置资源。兼职网约车的闲置资源包括有闲暇时间的司机和闲置的车辆;顺风车的闲置资源则是司机旅程中的闲置座位。尽管它目前有许多专职司机,甚至为司机提供车辆,但仍有大量兼职司机,而其顺风车业务也在逐步恢复过程中。
任何商业模式,无论包装得有多好,都会在经营行为中反映其真实的商业本质。反观其他各种共享经济,由于本质上都是租赁,因此打着“共享”的旗号做事,加上门槛不高,很容易引来大量竞争对手,造成恶性竞争。如果一开始,共享单车叫做“租赁单车”,就像汽车租赁一样,那么很可能避免大量竞争对手的加入,可以在较为舒适的市场环境下生长。毕竟,租赁经济也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进一步探讨之前,预先说明一点:共享经济的特征之一是“较低价格”,即当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时,只能以较低的价格让渡使用权。而资源的使用方等到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下才能使用。如果不是较低价格,通常意味着正常交易,不属于共享经济。因为,使用方可以从其他正常渠道找到资源,且不受时间约束。
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为企业创造直接的、正常的价值的资源,要让各种共享模式起死回生,就要盘活真正的闲置资源。
那么,什么才是能用于共享的闲置资源?
此类闲置资源通常具有几个特征:大都是为企业核心业务服务的配套资源,而非企业用于创造正常价值的核心资源;有形资源有明显的闲置状态;无形资源的闲置状态不明显,但由于具备可复制、可传递、可叠加等特性,其闲置状态需要用抽象的概念去理解和发现;资源本身有一定的价值,同时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共享此类资源不会影响企业的主营业务,反而有所帮助。
如果共享单车被允许在其车身做广告的话,那么贴上广告的车身就是用于共享的闲置资源。许多出租车的车身或车内都贴有广告。
共享单车的APP每天被数百万人使用。这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闲置资源。
一些经营共享办公空间的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建设商业社交平台和资源配置平台,甚至介绍一些高端资源如专业人士、风险资本给有发展潜力的创业企业,以此吸引创业企业加入。从闲置资源共享的角度看来,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人脉、信息,甚至客户等资源拿出来共享,是真正的共享,是真正盘活闲置资源。而盘活了此类闲置资源,就能充分提升办公空间的出租率。
现有的许多孵化机构,跟此类共享办公空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孵化机构提供的场地和基础设施,是用来创造正常的价值。而他们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其中包含了信息资源、人脉资源、资本、政府关系等等。这些资源,对孵化机构来说,都属于闲置资源。如果孵化机构单纯地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相当于出租厂房,吸引力不大。
显然,用于共享的闲置资源并非免费共享,车身广告,共享办公空间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只要能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创造价值,都可以酌情收费。
当企业陷入某种困境时,会造成不少资源都处于闲置状态。充分盘活这些闲置资源,也许能有效缓解困境。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尝试的方式。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方面看它如何创造价值,节省成本,另一方面,还要看它如何为用户解决问题。从这几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从事共享经济的企业,只有找到更多的、真正的闲置资源,为用户创造价值,才是真正践行共享经济,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共享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