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术 > 正文

黄会林: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真实模样

黄会林: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真实模样
2019-04-17 14:21:04 来源:光明网

【走近文艺家】

她经历过战火考验,是我国影视学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她认为,外国人对我们有误读,很大程度是因为对外传播没有跟上。与其生硬地向世界宣传中国,不如请外国人来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文化。

春天里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十分热闹。4月上旬,第2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19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先后在这里启动。这两项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活动,创始者却是一位耄耋老人。这位老人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

那天黄会林参加完“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启动仪式,接着就赶到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一见面,她就道出了近十年前曾采访过她的本报记者的名字,记忆力好得惊人。

黄会林今年85岁,可精力丝毫不输年轻人。除了每年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她还主持了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全球调研活动,已连续开展近十年。

这样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本应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她为何仍活跃在学术研究一线?与很多初见黄会林的人一样,记者抛出了心中的疑问。

“我深感自己有一份责任,不敢有丝毫懈怠。”黄会林说。

只有了解黄会林经历的人,才能明白这句话的分量。黄会林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对电影、戏剧、文学很感兴趣。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那一年,黄会林16岁,正在北师大附中读书。抱着一腔爱国热情,黄会林中断学业,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战歌,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当时,清川江大桥是志愿军补给线的要塞,美军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妄图摧毁桥梁。送炮弹、抬伤员,黄会林和战友们一起守护着这座生命之桥。七天七夜下来,大桥虽然保住了,但黄会林所在的团却牺牲了100余名志愿军战士。战后,部队评选出100名功臣,黄会林是唯一的女兵。

经过战火考验的黄会林,回国后立下誓言:不能只为自己而活。在此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她都充满了使命感。

黄会林是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科的创建者。创建影视学科的过程中,她认为脱离了实践的学术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萌生了创办大学生电影节的想法。1993年,第一届大学生电影节成功举办。大影节使北师大影视学科的教学和实践相得益彰。1995年,北师大开设中国高校第一个影视学博士点,黄会林也因此成为全国影视学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2009年,黄会林和老伴儿邵武在家中谈论文化话题。“那个时候,人们吃穿住用行言必称西方,反倒对自己的文化没有自信。”黄会林觉得中国文化需要一个准确的定位:世界文化就像一个百花园,欧洲文化、美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两极,那么中国文化应该成为世界文化的“第三极”。

“极字,顶端之意。五千年从未中断的中国文化给了我们这样的自信。”在2009年举办的“北京文艺论坛”上,黄会林提出“第三极文化”的概念。

黄会林认为,中国文化应“立起来,走出去”。与其生硬地向世界宣传中国,不如请外国人来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文化。

2011年5月,黄会林发起的第一届“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活动启动。第一次来中国的几个美国大学生,在首都机场一下飞机便惊叹道:中国居然有这么现代化的航站楼,比美国肯尼迪机场还要好。美国学生的话,让做了一辈子中国文化研究的黄会林颇为感触,“在他们的想象中,中国还像100年前落后,文化上仍处于贫瘠状态”。“这说明虽然我们的经济实力上去了,但对外传播没有跟上,所以让外国人产生了误读。”黄会林说。在接下来的20天中,从传统武术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在中国伙伴的帮助下,美国学生用自己的镜头重新认识了当代中国。

这样的活动对外国人认识中国有多大作用?黄会林以一部名叫《一瓶识京华》的作品回答了记者的疑问。在来中国前,那部作品的作者认为中国人不讲卫生,垃圾遍地。来到中国后,那个学生用摄像机记录了一个矿泉水瓶从货架到垃圾箱再到回收厂的过程。20天的时间不算长,但改变了那些美国学生对中国的印象。

“看中国”就是外国人眼睛所见的中国。秉持这样的理念,黄会林把这一活动做到了第九届。今年的主题是“时刻·时节·时光”,聚焦的是时间里的中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希望外国学生通过时间的线索来看中国的变化。”

黄会林习惯以“老朽”自称,但她“老而不朽”。“之所以给人留下‘老而不朽’的印象,或许是因为没有停下来,一直‘在路上’吧。”在《目送归鸿——黄会林自选集》的序言中,黄会林用“在路上”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现在年龄确实大了,我要学着做‘减法’”。虽然这样说,但黄会林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热情丝毫未减。谈到未来,她充满信心:“虽然道路会有曲折回环,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记者王远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