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翻开珠宝品牌蒂芙尼的古董珍藏库,跨越时空之维,蒂芙尼在史隆伯杰绘制的设计图纸上,创作出凝聚当代独特风尚和经典美韵的杰作。
别具匠心的青金石“石上鸟”胸针、充满春之气息的茉莉花镶钻项链……史隆伯杰以天马行空和超越时代的想象,定义了20世纪新的时尚风格。有幸,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将其珍藏的123件珍宝带到中国,向中国观众介绍了这位世界珠宝设计大师的杰出造诣,也为中国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活力。
从5月30日到9月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弗吉尼亚美术馆共同主办的这场名为“云鬓珠翠”展览,不仅其主题高贵典雅,里面每一个板块都有诗意的名字:沧海鲛泪、桂栋椒堂、碧落星辰、兰芷芳汀……这也让人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史隆伯杰被称为“珠宝诗人”。
“云鬓珠翠——弗吉尼亚美术馆藏二十世纪珍宝艺术展”在国博展出(李政葳/摄)
铂金花瓣胸针收藏于弗吉尼亚美术馆(李政葳/摄)
最初灵感源自于巴黎跳蚤市场的艺术品
小鸟栖息在青金石上的造型,使这枚胸针别具巧思。眼前的这件艺术品名叫“石上鸟”,既是史隆伯杰的代表作,也蒂芙尼的镇店之宝。
在法国的阿尔萨斯,孩提时代的史隆伯杰经常手握铅笔,信手涂鸦。显然,他是为艺术而生的。但他的父母却百般阻挠他的热情,甚至禁止他前往艺术学校深造。1929年,他首次来到美国,经父母同意在当地一家纺织厂工作,随后他在柏林初涉银行业,并最终回归属于自己的天地:巴黎。
史隆伯杰是上世纪杰出的艺术家兼珠宝设计师。从上世纪30年代在巴黎为设计师伊尔莎·斯奇培尔莉制作服饰珠宝开始,到上世纪50年代在纽约蒂芙尼珠宝公司开设自己的私人沙龙,史隆伯杰以其对动物和植物主题的创造性诠释而声名鹊起,他的代表作也定义了20世纪新的时尚风格。
比如,史隆伯杰设计的烟盒、药盒和化妆盒在20世纪60年代盛行一时,这些精致而奇趣的作品使人联想到18至19世纪的鼻烟壶风尚,同样兼具审美意趣与实力功能的奢华小物。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史隆伯杰最初的珠宝设计灵感,是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巴黎跳蚤市场上偶然寻觅得的艺术品。他在德国麦森出产的零散瓷花上装饰了宝石,再镶嵌上金质底座制成胸针,友人对这些作品的热烈追捧促使他正式成为一名珠宝设计师。后来,他与妹妹在巴黎的博埃蒂街开设了一间小型工作室,为著名的女帽制造商提供色彩明艳的珐琅夹。
海星胸针(李政葳/摄)
蚌壳粉盒与水母胸针(李政葳/摄)
创意与旅行经历相融,宝石与海洋材质相衬
几年前一部奇幻电影《鲛珠传》,让“鲛珠”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实,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等书都有鲛人的记载:传说鲛人是海底生活的神奇生物,月夜歌唱,流下的眼泪化为珍珠,称为“鲛珠”。
与中国古人有着相似的意趣,史隆伯杰也喜欢从海洋生物中汲取灵感。记者现场看到,一枚水母造型的胸针格外有趣:水母伞状身体由一些透明圆形月光石构成,并以小钻石点缀其间,月光石蕴含的蓝调珠光与这种发光生物所散发的光泽相似;卷曲的锥形触须以抛光金料制成,并镶有长方形蓝宝石,触须在伞面下方自由摆动,正如这种深海生物在水中摇曳前行的姿态。
到20世纪中期,史隆伯杰开始在为蒂芙尼设计的作品中融入贝壳图案,甚至使用真正的贝壳。比如,现场就展出了他在1958年创作的一枚粉盒蚌壳。策展人说,这类巨蚌原产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浅海珊瑚礁,这里的热带岛屿也正是史隆伯杰最钟爱的旅行目的地。
“史隆伯杰将他在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旅行期间对海洋生物的观察融入作品设计中。”策展人说。另据记载,他的生意伙伴尼古拉斯·邦加德曾前往加勒比海上的瓜德罗普岛与他相聚,并对史隆伯杰的灵感与创意做出过如下描述:“我们的船在浅滩上漂荡,他伸手入水,拾起一枚衔着海藻的贝壳。第二天一早,我就在他的工作室里看到了已绘成的草图。这间工作室内的每一件作品都饱含他独一无二的真知灼见与奇思妙想,许多作品都将贵金属、宝石与来自海洋的有机材质融为一体。”
柱形与球星摆件(李政葳/摄)
方尖碑与盐罐等(李政葳/摄)
从室内装饰到园艺设计,与梅隆夫人的数十年创造性合作
在《九歌·湘夫人》中,屈原曾用“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来形容居室的华美;后世也用“椒房”指代后宫或贵妇的居所。史隆伯杰为出身上流社会的梅隆夫人设计的室内装饰,也堪称是“桂栋椒堂”。
瑞秋·兰伯特·梅隆是著名的园艺家与慈善家。得益于艺术赞助人瑞秋·兰伯特·梅隆夫人的慷慨捐赠,美国的弗吉尼亚美术馆成了目前全世界收藏史隆伯杰作品最多、最全面的公立机构。
梅隆夫人和史隆伯杰保持着长达数十年的友谊和创造性合作,在植物设计和园艺学方面互相启发、碰撞灵感的火花。1945年,两人在史隆伯杰的店里相遇,那里距离梅隆夫人的住宅只有几个街区,也是从那时起,梅隆夫人就成了史隆伯杰私人沙龙的常客。史隆伯杰也将梅隆夫人视为他最重要的赞助人之一。
从这次展出的主题作品可以看出,两人都颇为喜爱大自然和户外活动。史隆伯杰喜欢在他瓜德罗普岛的热带院落从事创作,梅隆夫人则醉心于庭院绿化,要么待在马萨诸塞州科德角的自家沿海别墅,要么前往加勒比海安提瓜岛的度假村。策展人说,这次展出的孤品饰物是专为梅隆夫人设计的室内陈列品,其中,烛台、盐罐等都是日用品,但和方尖碑等桌面摆件一样,它们的艺术价值才是欣赏的重点,“这些家居物品的形式和图案,比珠宝作品更具几何特征和抽象意味”。
现场还展出了一件花盆造型的摆件。当时梅隆夫人得到了一颗极为罕见的94克拉克什米尔蓝宝石,宝石因其浓烈的天鹅绒蓝色调而备受推崇,梅隆夫人还订购了一个“盆”来放置这块特殊宝石。于是,史隆伯杰便将一株用黄金精制的蓝宝石花蕊植物,“种”进了一个本色赤陶移植盆中,也就形成了人们眼前这件匠心独运的花盆摆件。
其实,梅隆夫人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园艺家,从小就喜欢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四百英亩的私人土地上做园艺实验探险。后来,和史隆伯杰一起规划并长期维护自家6处住宅的景观,甚至还在园艺庄园里创建了橡树泉花园图书馆,收集、陈列了超16000件珍贵善本、现代书籍、手稿和艺术品。
花盘摆件(李政葳/摄)
茉莉花“春之气息”项链(李政葳/摄)
认为钻石缺乏人情味?与罕见宝石组合竟引领流行潮
在史隆伯杰心目中,一直认为钻石缺乏人情味,在设计中也避免用它来彰显财富,“你不妨在衣领上别张支票”,他曾这样评说钻石带来的印象。
然而,不凑巧的是,他在加入蒂芙尼公司的第一年,就受命为该公司标志性的蒂芙尼钻石设计一款戒托。当时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路易斯·蒂芙尼购买了一颗287.42克拉的黄色钻石,后被切割成128.54克拉、82个刻面的明亮钻石。史隆伯杰最终为这颗传奇钻石设计了3个款式,包括奥黛丽·赫本在1961年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宣传照中佩戴的“缎带项链”。这条流光溢彩的钻石项链横空出世,令钻石成为置身华丽夜晚和出席重要场合的绝佳搭配。
在展厅中,还有一件艺术品颇显得雍容华贵:略微弯曲的金色树枝连接着7朵大丽花,构成手表外形;黄水晶覆盖了6朵花的花蕊位置,而整个表面的中心则由钻石覆盖。从这里也很明显看出,史隆伯杰是将钻石与蓝宝石、橄榄石和黄水晶等罕见宝石组合并置,并成为其设计思路的主要倡导者,也造就了20世纪下半叶的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