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术 > 正文

“精绝古城”出土百余件佉卢文木牍,封泥上竟还存留篆文汉字

“精绝古城”出土百余件佉卢文木牍,封泥上竟还存留篆文汉字
2019-08-01 09:26:23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地,更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曾经,一部悬疑影视剧《鬼吹灯》火爆,讲述了“楼兰”“精绝”等古国的神秘讯息。最近,“楼兰”“精绝”的历史遗存,“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今年7、8月份,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不仅有佉卢文木牍等“精绝古城”遗存亮相,还有《国家宝藏》第二季的“绢衣彩绘木俑”“彩绘伏羲女娲绢画”等网红展品……

“精绝古城”出土百余件佉卢文木牍,封泥上竟还存留篆文汉字

双腹耳网纹彩陶罐与双耳彩陶罐(李政葳/摄)

青铜与彩陶的对话

从新疆地区的考古发现看,不少遗址中的青铜器、陶器乃至石器,表明了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共存的状态。在历史的时空和地理坐标中,青铜与彩陶在绿洲、草原上不期而遇。

在展厅内,一件圆柱形的石人俑引发大家围观。它的上半部雕刻着人的头颅和手臂,头部雕刻较为细致,有清晰的五官及发髻,手臂只有轮廓抱于胸前,表示一种郑重、肃穆之态;其下部则不做雕琢,可直接插在台座或地面上。

其实,草原地带的游牧部落自青铜时代起就有在墓前设立石像的习俗。石像多是直立在地表,以简练手法雕刻。这种小石像与墓前大石像风格接近,一般用于墓室随葬。

从旁边的一件红铜镰刃部看,观众们能看出有明显的使用痕迹。作为收割庄稼的工具,这一时期的新疆草原地带已存在相当程度的农业生产。从这件农具可以看出,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技术向西传播,已经深刻影响了天山南北经济文化发展。

另外,从源于公元前19世纪哈密天山北路出土的彩陶中,也不难发现新疆境内出土年代最早的彩陶,与河西走廊同时代的彩陶同根同源。哈密天山北路墓地位于哈密市的天山北路街区,墓葬年代距今3800至3600年,从1988年到1997年共发掘了700多座墓葬,以单人侧身屈肢葬为主,随葬有青铜、石、骨、金、银器以及装饰品等。

“精绝古城”出土百余件佉卢文木牍,封泥上竟还存留篆文汉字

几何图划纹陶罐与石人俑(李政葳/摄)

“精绝古城”出土百余件佉卢文木牍,封泥上竟还存留篆文汉字

三足青铜釜 (李政葳/摄)

东西方交融中的“塞人”

东方与西方的青铜冶炼技术,也在古老的西域大地交融,留下了东西合璧的青铜长歌。展台上陈列着一件“铜武士像”复制品。这名武士头戴顶附弯钩的高顶遮沿帽,全身肌肉发达、双目凝视前方,显得威武有力。该铜像是曾经活跃于欧亚草原上的“塞人”形象。

塞人是古代西亚、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公元前3世纪以前,塞人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伊犁河流域。作为游牧民族,塞人在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丝绸、铜镜等物品西传,就有了塞人的贡献。

现场还有一件“三足青铜釜”与塞人密切相关。它的腹部饰有三道凸弦纹,足下端似有兽形纹饰,出土时已模糊不清,但能看出来有浓厚的草原文化色彩。近年来,天山以北发现了三足釜等一批颇具特色的大型铜器,这批遗物与中亚地区的塞人文化密切相关,对研究草原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有重要价值。

“精绝古城”出土百余件佉卢文木牍,封泥上竟还存留篆文汉字

佉卢文木牍与吐蕃文木简(李政葳/摄)

出土佉卢文木牍多被封泥加密

尼雅遗址位于新疆的民丰县北100余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据考证,这里是《汉书西域传》中所记载的丝绸之路南道上重要的绿洲城邦——西域三十六国“精绝国”谷地。而所谓的尼雅遗址,其实就是当初的精绝国。

尼雅遗址作为塔里木盆地南缘现存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群,在东西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的狭长区域内,散布着残存程度不一、规模不等、数量庞大的房屋建筑遗址、果园、田地、道路、墓地、供水系统、古城址、冰窖等。自1901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首次进入尼雅,这里便成了国际地理探险地和考古探秘的焦点。1995年,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对新发现的一处墓地进行实地抢救性清理发掘。

在展览现场一片汉代“佉卢文木牍”看似并不起眼,却隐藏着重要讯息。这片木牍是上下两片相叠的完整矩形牍、尚未启封。考古人员根据对正面五行和背面一行墨书文字的解读,判定它是一件鄯善国精绝(今尼雅遗址)居民的契约文书。一般情况下,这类木牍函盖书写的是收件人的姓名、地址和寄件人信息,也有部分木牍书写的是买卖或租赁契约。

旁边还有一件尼雅遗址出土的“佉卢文木简”。这种木简的形状有长方形、楔形、尖头形、柱形等,内容包括国王敕谕、官府文书、买卖契约、书信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也是研究新疆汉晋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其实,佉卢文是古印度的一种文字,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流行于印度西北部,并于公元前1世纪成为贵霜王朝(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强国)的官方语言之一。由于古代经济文化的交流,当时佉卢文在新疆地区传播与使用。公元5世纪后,佉卢文因被弃用而成了“死文字”,世界著名考古学家斯坦因曾在尼雅遗址找到了百余件木牍文书,其多是用封泥加密的完成原件,有的封泥上还存留有篆文汉字刻制的行政长官印章。

“精绝古城”出土百余件佉卢文木牍,封泥上竟还存留篆文汉字

彩色木棺(李政葳/摄)

楼兰古城地毯材质沿用至今

与精绝国一样,如今的楼兰国也已成为“神秘”代名词。那里曾经被称为西域乐土、沙漠天堂,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转贸易站。楼兰城废弃后,消失在茫茫沙漠之中,直到1990年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首次发现。

这次展览的一个单元中,陈列了许多绘有图案各异的地毯。其中,一件1980年从楼兰古城遗址出土的“双面裁绒彩色地毯残片”颇为出众。这种地毯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植物染料是自然的花草和根木,矿物染料为朱砂、红土等。它的裁绒表面覆盖是一层平整、丰满的绒毛,弹性大、保暖性好、坚牢耐磨,至今仍是草原和寒冷地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

如果要考究楼兰古国的文化,便不得不提现场的一件“彩色木棺”。这件四足箱式木棺1998年从若羌楼兰古城北墓葬出土,通体彩绘,红色粗线在棺身四周和棺盖上绘交叉纹的图案框架;图案框架内用黄、绿、黑、褐色绘流云纹,交叉纹的中心则绘出黄色圆圈;木棺头挡板圆圈内绘有金乌,足挡板圆圈内绘制有蟾蜍,分别代表日、月,这一象征恰恰起源于中原文化。彩棺的图案反映了汉晋时期中原文化对西域地区的影响。

楼兰古城遗址位于若羌县罗布泊西岸,是东汉中后期至魏晋时期西域长史的治所。官署区位于城中偏西南部,有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的大院,其中,残存有木坯建筑物;住宅区主要位于城西南部,残存的遗迹为院落式、单间或多间排列式的木构建筑,开间面积多在10平方米左右、楼兰古城出土有纪年的文书。

“精绝古城”出土百余件佉卢文木牍,封泥上竟还存留篆文汉字

彩绘伏羲女娲绢画(李政葳/摄)

“精绝古城”出土百余件佉卢文木牍,封泥上竟还存留篆文汉字

绢衣彩绘木俑(李政葳/摄)

汉风儒俗、唐韵胡风

随着汉唐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新疆的历史进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辉煌时期。汉唐文化在交流中不断整合,并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并呈现出一种兼容的气度。

在《国家宝藏》某期节目中,演员佟丽娅作为国宝守护人亮相,守护来自新疆博物馆的国宝“绢衣彩绘木俑”。在这次展览中,观众们可以直观欣赏这件木俑:女佣头部为木塑彩绘,身躯以木柱支撑,胳膊用纸捻制成,呈侍立恭候状;面部描绘花細,身穿团花锦上衣,黄地白花绢制披肩;下穿红、黄相间竖条长裙,一派高贵、典雅、艳美的姿态。

同样入选《国家宝藏》的“彩绘伏羲女娲绢画”也亮相现场。彩绘着人首蛇身伏羲、女娲二人,以手搭肩相依,蛇尾相交,女娲在左、伏羲在右。上方画象征太阳的红心圆轮,尾下是象征月亮的圆轮,四周是象征着星辰的线连小圆。

与“彩绘伏羲女娲绢画”内容有些相似,但材质却大不相同。从1966年出土的“彩绘伏羲女娲麻布画”材质为麻布,但也彩绘着人首蛇身的伏羲与女娲。这类题材的绘画在吐鲁番古墓藏中已有发现有数十幅,质地有绢、麻两种,一般是用木钉钉在墓顶,画面朝下,少数被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边。该葬俗也是从内地传入新疆吐鲁番,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传统丧葬文化。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