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光明日报记者刘华东陈城光明日报通讯员梁鹤
四川松潘毛尔盖镇。曲定桥头,一条小路通向远方。当年红军正是通过这道桥,向茫茫草地进发。如同这道桥的名字一样,红军北上的道路,曲折而坚定。
北上还是南下?这是松潘战役失利后,红军面临的又一次关键抉择。
根据红一、四方面军两河口会议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红军发动松潘战役。但松潘战役历时一个月,因失利而终止。
此时,红军内有意见分歧,张国焘对两河口会议决议阳奉阴违,借口解决组织问题,延宕四方面军行动,重提南下川康的计划;另外红军长期行军,缺粮少食,战士体力消耗严重。外有胡宗南部云集松潘,虎视眈眈,而红军辎重大部分都已丢掉,装备较差,疲惫之师难以与之为敌。
如今再访沙窝会议旧址,一间昏暗的经房、两盏煤油灯、一张四方小桌,几个木墩子……就是在这间斗室里,1935年8月,中央政治局激烈讨论3天,讨论议程只有两项——一是讨论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形势与任务;二是讨论组织问题。
最终,沙窝会议重申两河口会议北上方针的正确性,强调创造川陕甘根据地是一、四方面军面临的历史任务,它将“推动整个中国革命前进与发展”。此外,沙窝会议强调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工农红军,就没有苏维埃革命运动。
沙窝会议后,红军混编成左右两路军,经草地向甘南进发。但北上后西指还是东进,张国焘又提出经阿坝向青海、宁夏、新疆进军的主张,沙窝决议提出的战略方针再次出现分歧。
东进还是西退?在主客观种种因素逼迫下,党中央再次面临选择。
为实现左右两路共同北上战略方针,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8月20日在毛儿盖寺再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认为,向东是转入反攻,向西是退却,红军应占取以岷州为中心的洮河流域东岸,依托这一地区向东向陕甘发展,以实现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目标,再次肯定创建川陕甘苏区方针的正确性。毛尔盖会议后,党中央立即率右路红军踏上草地,向班佑、巴西进发,实现北上战略目标。
记者在毛尔盖采访时,当地96岁的藏民罗让还记得红军在毛儿盖寺驻扎时磨面煮粥款待当地群众的往事,车华强告诉记者,当时红军款待当地藏民的饭菜只是青稞煮野菜。“经过雪山和草地,这时候红军已经没有多少粮食和药品了。后来一些老百姓回忆说,虽然这顿饭并不好吃,但他们真的很感激这些素未谋面的‘汉军’。”车华强说。
(光明日报四川阿坝7月30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31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