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凝固历史,铸造国魂——访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7点整,升旗仪式准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在嘹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国歌声止,国旗又缓缓落下,降至半旗位,为死难同胞降半旗致哀。
吴为山教授创作组雕的场景。
在南京市水西门大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经过长长的雕塑广场,每一个观众的目光都会被门前水池中一组雕塑所吸引,都被这些“无声的呐喊”叩击灵魂。
《逃难》组雕之六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这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组雕》,由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雕塑刻画的是南京大屠杀中承受了苦难的中国人的形象,他们心中巨大的悲痛、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渴望,在雕塑中展露无遗。这组雕塑已经成为同类题材的经典作品,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近日吴为山分享了他当年创作这些群雕的心路历程。
《胜利号角》雕塑
记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大型组雕是您在2006年创作设计的,12年过去了,您还记得当时的创作状态吗?
吴为山:
创作这组雕塑时,我心情沉重,仿佛时间倒流到1937年那血雨腥风的岁月,那逃难的、被杀的、呼号的人民,那屠刀上流下的鲜血正滴入日本军靴下……我恍惚走向南京城西江东门,这里是当年屠杀现场之一。
《逃难》组雕之十
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它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创伤。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要用自己的创作来记住这段历史。一个强有力的旋律在我内心油然而生:高起——低落——流线蜿蜒——上升——升腾!
它对应着:体量、形态、张力产生的悲怆主题《家破人亡》,继而是各具神态、体态、动态的十组人物《逃难》群雕,再继而是由大地发出的吼声,颤抖之手直指苍天的12米高抽象造型《冤魂呐喊》。这组组雕的背景是以三角形体面为元素的主体建筑为背景,组成激越而低沉、悲惨而激愤的乐章,在进入纪念馆前已受到感染。
《逃难》组雕之三
走出纪念馆,是和平公园,但见绿洲一片,在出口处长一百四十米、高八米的墙上以“胜利”为主题作浮雕墙。以“V”形为基本构成,分别以“黄河咆哮——冒着敌人炮火前进”和“长江滔滔——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为内容作浮雕。
整组雕塑,采用刀砍、棒击、棍敲与手塑相并用的塑造手法,其雕痕已显心灵伤痕,是民族苦难记忆,是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罪证记录。强烈的悲与愤的情感,产生了雕塑创作的速度与力量,我在38度高温酷暑的露天劳作,深夜连续十多个小时的创作,在《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的回响中完成每一个形象,将艺术家情感和民族情感、人类情感的相融,并将此投射到作品。创作灵感和激情从心底、指尖自然奔涌出来,为此,我还饱含深情地写下几句诗,作为作品的句号,铭刻在石碑上:
我以天地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
我以颤抖的双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
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
我祈求,
我期盼,
古老民族的觉醒!
精神的崛起!
记者: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曾评价说:“吴为山的雕塑作品蕴含的不仅是一个国家,更是全人类的灵魂。”在这组群雕中,怎样体现国家和世界的关系,怎样突出人类和历史的高度?
吴为山:在创作上述群雕前,我曾查阅大量史料,还走访了常志强、夏淑琴等幸存者,从大量历史照片和人物故事中感受到悲苦中人们的呐喊。我要通过艺术语言,告诉全世界,我们的民族曾遭受过的危难,以及普通民众在灾难面前的挣扎和呐喊……
有了这个立意和立场,除了站在南京看待这座城市的血泪,同情当年市民的苦难遭遇;站在国家民族的方位,看待吾土吾民所蒙受的劫难,我更立足于人类、历史的高度来正视、反思这段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行,升华作品的境界,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纪念、仇恨。
回顾一下我国自20世纪至今所有表现抗战题材的作品,几乎是再现场面。那种国仇家恨溢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这是时代的必然。但今天的中国日益强大,今天的世界日趋文明,中国有自信来倾诉历史的灾难与蒙受的污辱。作为受辱者,中国有责任控诉战争,有责任告诉世界,和平是人类精神所栖。一个遍体鳞伤的弱国是没有能力祈求和平的!因此凝固平民悲怆的形象,表现祖国母亲蒙难,呼唤民族精神崛起,祈望和平应当是整个作品的表现核心。
类似世界近代史上的惨案——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在未来人类会重演吗?以史为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程的扩建是历史的需要,是人类的灵魂工程。扩建工程首先是建筑,它是载体,也体现精神;物证陈列是基础;雕塑,凝固历史,铸造国魂,直接进入人心灵,为人们对客观史实的认识提供价值判断之参照。
和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建立的前提。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期望。我们铭记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也要铭记人类的历史。今天,人们走进庄严肃穆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会感觉这组雕塑组成了波澜起伏的乐章,它们表现苦难、控诉罪行,但又从全人类的立场上表达正义必胜的信念以及呼唤和平的心声。
记者:这组雕塑从苦难升华出和平,从历史中读出未来,艺术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什么?
吴为山:整个组雕,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皆表现我遇难同胞,是为纪念我同胞而塑魂的。它的潜台词则为: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2014年这组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时,展名被定为“塑魂鉴史”,这就是我想传达给观众的创作主题。
现在我到世界各地办展巡讲,都会讲到这一组雕塑,世界上许许多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看到这组雕塑,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都会流下眼泪。艺术超越了语言和国界,这组雕塑因其艺术表现力和深沉的人类情怀,震撼了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心灵。
这组雕塑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灵魂的共鸣,正是因为其表现的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对全人类前途的关切。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建立在和平、发展基础之上的,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情感及审美,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价值所在。而艺术作品的美及其创造智慧,则常常是超越国家、民族,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就这一点而言,艺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而和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光明日报记者张玉玲)
【专家观点】
季拉尔多·罗·鲁索(罗马美术学院原院长):吴为山教授的艺术,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东方艺术家如何以具象艺术和现代视觉艺术表现世界,如何在泥土与青铜中铸就灵魂。为此我想起了二十世纪意大利象征派雕塑家杰阿柯莫·曼祖,他在强韧中具备感性古典的气质,他简洁单纯的雕塑风格,唤起人们对残酷战争的回忆。吴为山则是在流动的形体中构建了自然生命的永恒,其简约的造型表现了遭受劫难中的民族同胞,深刻地展示了悲剧的力量。这种跨世纪的东西方艺术比较和艺术家的对话,使我们确信艺术是沟通的桥梁。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大型纪念雕塑,特别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雕塑,是我们理论研究者应该研究的对象。从世界范围来说,建筑师在设计建筑形象时,往往把雕塑作为一个点缀,这和他的修养、对艺术的认识、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对整个艺术的评判尺度有关系。而好的建筑师,大都能够理解雕塑家、画家、艺术家,将创作组成一个整体。主题性雕塑,大型历史纪念碑的雕塑怎么来处理“南京大屠杀”这个主题?怎么来揭示这个事件的意义?既要再现灾难本身,又要表现受难人民的反抗精神,还要传达出人民胜利的信心,这都是要在这组雕塑体现出的主题思想。吴为山和他的团队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思考,也有很好的构思,值得我们研究。就雕塑语言来讲,吴为山所提倡的写意性雕塑,正是在发挥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的特点,其艺术语言本身值得我们思考。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淡忘甚至遗忘了那段苦难与抗争的历史。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是沉甸甸的。吴为山作品的重要意义就是再度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民族遭受过的这段苦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个雕塑非常有意义,它既是我们国家进步、强大的体现,也是我们新一代的雕刻家在新的形势下创作出新的优秀作品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