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观点 > 正文

文明,曾这样走过——聚焦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文明,曾这样走过——聚焦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9-04-01 16:30:55 来源:新华网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我们的文明,是沿着怎样的道路一步步走到今天?已经遥远到模糊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又是如何繁衍生息、迁徙交流?

回答这些问题,最可靠的实证莫过于考古发现。2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京揭晓了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考古新发现,为我们探究文明发展轨迹、描绘先人生活图景提供了丰富的佐证。

这10项考古新发现分别是:广东英德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和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这10项考古新发现,时间跨度长,地域分布广泛,而且内涵十分丰富。”考古学家李伯谦这样总结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特点。

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令很多专家和评委印象深刻。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的遗存,这将人类对燃煤的使用历史上推了千余年。专家认为,这种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在人类能源利用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性质,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

1981年,陕西芦山峁的村民向当地的群众艺术馆送交了28件龙山时代玉器,芦山峁遗址由此开始受到学界关注。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遗址核心区发现的多座人工台城及其之上构建的规整院落,对于研究中国聚落、都邑形态演变和早期礼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史料记载,唐天宝十二年,鉴真和尚从“黄泗浦”出海,成功东渡。经过10多年的考古工作,唐代河道、唐代大型院落遗存等一系列发现和大量遗物出土,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曾经的繁华,更为实证鉴真从这里开始东渡航程提供了考古学资料。

宁沉海底,至死不降。2018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此前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发现的铁质沉船残骸展开专项调查工作,并确认是甲午海战北洋海军沉舰——“经远舰”,让一段悲壮的历史浮出水面。作为浊水海洋环境里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开展水下考古的成功案例,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也为以后大型沉舰遗址的调查、清理与展示工作提供了借鉴。

为高效的生产制造工具,为更好的生活贡献智慧,为文化的交流辛苦奔走,为家国的安宁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通过这些考古新发现,我们看到一幅幅先人们生活的动人图景、一条日渐清晰的中华文明发展轨迹。

“近年来,我们的考古工作比以往更加重视探究人类的起源、文明起源,梳理中华文明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脉络,不断加深了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宋新潮说。(记者 施雨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