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中国著名的“死亡之海”,中国第七大沙漠,横卧于黄河河套弓弦之地。20世纪以来,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直接威胁着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漫长历史长河中,消失的荒漠,成为了消失的文明。变沙漠为绿洲,变沙害为沙利,是中国人千古以来的夙愿。和谷所著的长篇纪实文学《春归库布其》,以诗意的笔调生动揭示了库布其熔炼出的成功治沙模式,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体现了中国智慧对人类治沙史的贡献。
沧桑巨变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倦追求。曾几何时,北方地区及北京上空受到沙尘暴的猛烈袭击,追其源头主要指向了鄂尔多斯的库布其。而今日,卫星图像显示,库布其已披上绿色霓裳,郁郁葱葱的沙漠绿地里,生长出了哈密瓜、西瓜、西红柿、胡萝卜,百姓感叹“种下了甜根根,拔掉了穷根根”。《春归库布其》真实记录了最近30年里库布其的巨变,一个个激动人心、充满力量的库布其故事震动了世界,而这正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伟大奇迹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是几代人努力的接续。据《春归库布其》描述,这一行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被推向一个接一个高潮。鄂尔多斯各级党和政府倾尽全力,成为最坚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农牧民是最广泛的参与者,232支治沙民工联队,5820人生态建设工人奋战在一线;广大企业参与是重要支撑,作品所描绘的亿利集团征战沙海的场景雄浑壮阔、可歌可泣,25年投入30亿元,实施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一点一滴去推进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在苍凉荒漠里放飞绿色梦想。
人,是奇迹的创造者。作品记述了在这项跨世纪工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们,刻画了大批矢志不渝的当代愚公。作品用细腻的笔触和场景,讲述了“沙漠王子”王文彪的故事。他初次上任盐厂,乘坐的吉普车被埋在沙子里,扫了众人的兴,也给他带来懊恼。他很快审视了当地的处境,果断做出了优先治沙的决定。在当时残酷的生存压力下,多数人并不肯轻易服从一个年轻人。曾有亿利老员工指着他的鼻子说:“几百年来没人敢干的事,你王文彪就能干成?”有年长的高管斥责他:“黄河边的沙漠那么宽,是咱一家企业能保护的吗?”后来,又有两位高管不赞同他的决策,说如此下去,整个企业就完蛋了,并当场辞职,拂袖而去。王文彪与生俱来的倔强和坚韧,造就了他不服输的劲头,面对种种反抗和围攻,他没有丝毫犹豫。回望30年的荒漠治理之路,王文彪和他领导的亿利集团有太多的不易、太多的感恩。当年,他硬着头皮去金融机构贷款,本不抱希望,但在这个关乎成败的时刻,当地政府给予他莫大的信任。
传递一种精神与信仰,是作品的灵魂。《春归库布其》向世人展现了在跨世纪工程中作出各种重要贡献的人们,有始终致力于治沙防沙的党政领导,还有可爱的农牧民。没有树苗,他们拿自家的5只羊换回树种苗条;没有路,他们肩挑背扛,把苗条一捆一捆背进去,拼死也要跟沙漠斗一斗;没有现成技术可用,自己来创造,比如民工队长高毛虎无意中发明了水冲植树的方法,并拿出家里存款组织人员承包造林。在苍凉大漠中,绿色已成为一种信仰,深深浸润到库布其人的血脉中。《春归库布其》带给人们很多启示,作品深入剖析自然、财富、资源等人地关系,把问题当机遇,把沙漠当财富,体现创新的思维与发展的辩证法。
这是春的归来,也是希望的重生。2000年前,这里森林茂密,诞生了鄂尔多斯独有的草原文明;200年前,这里连年放牧开荒,牧歌消逝,百姓们沦为蓬头垢面的生态难民。经过数十年的治理,曾经寸草不生、风蚀沙埋,而今芦苇摇曳、水鸟翱翔,一幅灵动清澈的天蓝水绿图铺展开来。为展现治沙史,作者经历了艰辛的采访调研,不厌其烦地收集大量素材,作品融人口地理学、生物科学、人文历史及深刻哲思于一体,精益求精,文采斐然。在这部厚重的纪实报告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是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智慧,它是属于库布其的,更是属于中国和世界的。
作者:胡平(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5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