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旅行家——郑和(版画)凯斯徒蒂斯(立陶宛)
秋天的田野(版画)里特维年科(乌克兰)
新北京·鸟巢(版画)康剑飞(中国)
长城内外(版画·局部)刘旷(中国)
【艺境观象】
近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协办的“版中情深——2019国际版画交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经典传薪”“刻痕留情”“时代传承”三个部分构成,呈现了来自保加利亚、波兰、柬埔寨、俄罗斯、伊拉克、孟加拉国、尼泊尔、匈牙利、爱沙尼亚、克罗地亚、希腊、埃及、波黑、巴林、斯洛文尼亚、印度、乌克兰、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等25个国家的120余位艺术家创作的138件版画作品。作品在绘画形式与版画语言的探索方面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民族性特点,展现了当代世界版画艺术的多元风貌,见证了中国版画与世界诸国版画交流互动的发展历程。
“经典传薪”部分展出了一批中国美术馆馆藏经典作品以及部分国内老一辈版画家的佳作,其中的馆藏国外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版画家的个人捐赠。正因为是版画家个人的收藏,使得这些藏品与中国版画的互动尤其深入。在这一板块,我们既能看到中国艺术家古元的作品《夏》中清丽脱俗的荷塘与石桥,又能看到乌克兰艺术家里特维年科的作品《秋天的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绿海”和自由翱翔的飞雁,既能看到中国艺术家关维晓的作品《戈壁之路》中的荒凉与豪迈,又能看到日本艺术家北冈文雄的作品《大内村秋色》中的恬静与悠然。这些作品在记录时代风貌的同时也对世界版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老一辈版画家们不仅以自己的代表性作品促进了版画的发展,还以个人卓越的艺术品格启迪了后学,为各国版画的交流夯实了基础。
第二部分“刻痕留情”的作品源于“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国际版画交流展”的慷慨捐赠。众多新作多彩的风格、丰富的表现语言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主题性表现,都在“一带一路”的合作精神下,使不同的文化有了交流互动的可能。立陶宛艺术家凯斯徒蒂斯的作品《伟大的旅行家——郑和》以简洁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塑造出船与人物的形象,与红色海面紧紧相连的“China”字样耀眼夺目,点明主题。伊拉克艺术家奥尼·萨米的作品《长城》将长城的剪影巧妙地设计为首尾相连的圆环,画面中心由脐带连接的婴儿形象与城墙、山峦构成和谐的整体,引人深思。《青岛海鲜市场》是俄罗斯艺术家奥列格·米哈伊洛夫创作的作品,章鱼、扇贝、比目鱼等各类海鲜在画面下方整齐码放,大海的鲜味扑面而来,三名商贩神情悠闲、动态各异,在平衡构图的同时,为作品增添了趣味。此外,印度艺术家斯沃普利西·维甘卡的《亚洲欢庆》、巴林艺术家贾马尔·拉辛的《书法·一》、尼泊尔艺术家卡比拉什·拉玛的《致敬和谐》等作品皆在画面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为观众展现了各国艺术家眼中的中国面貌。
第三部分“时代传承”则汇聚了中国当代版画家的部分最新优秀创作。康剑飞的《新北京·鸟巢》精准地描绘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外部结构,对称、简洁的构图庄重而大气。姜陆的《人在旅途中之三》将旅行包裹的表面形态与安检扫描透视图样并置呈现,构思新颖。周仲铭的《可居住的风景》将大面积构图留给天空,下方高楼与古建交相辉映,鳞次栉比,一弯彩虹划破天际,奠定了作品的基调。艺术家们对于造型研究的深入,使版画的语言表现由简单而复杂、由概括而精确,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多元的形式语言,既推动了中国当代版画的技术进步,又促进了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的整体发展。
我们可以从日本版画家栋方志功的作品看到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精神,也可以从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里看到表现主义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还可以从东欧国家的版画作品中看到中国版画家对于现实主义绘画观念的认同。从新中国初期与东欧国家的现实主义的学习互鉴,到改革开放以来与欧美国家的现当代艺术之间的交流互通,再到“一带一路”框架下,与相关国家开展的艺术交流成果,都在此次展览中得以充分展示。
在“一带一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的今天,本次展览以“版中情深”为主题,回应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并从历史的维度为观众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更立体地展示了版画艺术的品格与魅力。
(记者 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