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油画)全山石
飞夺泸定桥(油画)刘国枢
过雪山(油画)吴作人
强渡乌江(油画)魏传义
六盘山(中国画·局部)李可染
七律·长征(课本内页)
资料图片
草地情(油画)张文源
【课本里的中国】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突破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征服崇山峻岭,渡过大河险滩,穿越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在中小学语文课本里,是如何呈现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毛泽东用这首大气磅礴的诗篇,回顾了长征路上的“万水千山”,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本里的长征,既有波澜壮阔的辉煌,也有难以想象的苦难。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丰碑》,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金色的鱼钩》,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本里的长征,红军将士们面对困难和曲折,处处都有团结、互助和友爱,官兵之间情同手足,战友之间情深似海。在死亡的威胁下,他们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体现出无比崇高的人生境界,闪耀着超越生死的人性光辉。
长征这条地球上的“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红军指战员三三两两艰难地向北走着,有的掉队了,有的倒在草地上永远地起不来了。”(《长征》节选,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是什么支撑和激励他们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是崇高的理想,是坚定的信念!课本里的长征,是理想信念的淬火与远征。“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组歌〉两首·过雪山草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苦难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夺走人的生命,但理想信念岿然不动。从这种意义上讲,长征胜利创造的人间奇迹,是理想信念的胜利。
课本里的长征,真实展现了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激烈战斗,书写了红军将士冲锋陷阵、闯关夺隘的英雄壮举。
“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飞夺泸定桥》,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漫漫征途上,面对上百万敌军围追堵截,红军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
突破层层封锁,需要超凡的勇气,更离不开非凡的智慧。课本里记述了长征途中贺龙元帅用巧妙计策率领红军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匪军官见红军把草帽扔得遍地都是,也得意忘形,认为红军是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就不去阻拦当兵的抢草帽……几架飞机像饿鹰抓小鸡一样地俯冲下来,对着这批‘红军’,轰隆隆一阵狂轰滥炸,机枪横扫,直打得这一团白军兵血肉横飞,叫苦连天,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草帽计》,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课本里的长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红军和百姓建立起鱼水深情,广大人民群众成为长征胜利不竭的力量源泉。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们给她钱,她不要。好容易来了一个认识的同志,带来一袋米,够吃三天的粮食,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整袋子米送给她。她非常欢喜地接受了。”(《老山界》,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本里的长征,也展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民族团结政策的优良传统。课文《老山界》里写道:“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在宁夏,红军长征三过单家集,留下了一段毛泽东同志与清真寺阿訇“单家集夜话”的佳话。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还赠给西吉县兴隆镇南大寺一面锦旗,上书“回汉兄弟亲如一家”。
课本里的长征,既有对历史的纪念、对精神的传承,更有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勇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满树的梨花正在开放。人民捧着美丽的鲜花,轻轻地,轻轻地撒在这英雄的土地上。”(《我站在铁索桥上》,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红军长征,翻越了40余座高山险峰,六盘山是最后一座。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936年秋,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写下这首豪情万丈的诗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80多年后的今天,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亲手缔造的新中国即将迎来70岁的生日。今天的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长征的伟大精神遗产,走好新的长征路,才能以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精彩未来。
(本报记者王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