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观点 > 正文

网络亚文化不该传递负能量

网络亚文化不该传递负能量
2019-10-18 10:28:11 来源:人民网

随手打开微博,“盘他”“自闭”“硬核”等网络流行语成为网友交流时的必备词汇;翻看贴吧,线条简单、贴近生活的搞笑漫画引发诸多跟帖与戏谑;打开弹幕视频网站,动漫、二次元等内容令人应接不暇。这些好玩、时新、充满个性的内容正是网络亚文化的一部分。它为年轻人追求个性化发展和表达提供了空间,为文化的多元性注入活力,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亚文化群体在不断扩大,伴随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其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网络亚文化怎样形成?

网络亚文化是与网络主流文化相对而言,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存在的边缘文化,也是网民在网络中逐渐形成、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早年的“杀马特”“火星文”“帝吧”,到后来的“给力”“神马”,再到现在的“吃鸡”“佛系”,反映了中国网络亚文化的时代变迁。

贴吧、微信、微博、B站、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的火热为网络亚文化的诞生和传播提供了土壤。近几年来,很多网络亚文化现象都是最先在贴吧、微博、微信上传播开来,并在人群中产生广泛影响力。伴随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和00后,正是网络亚文化的主要受众和中坚力量。作为互联网的同龄人,他们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喜好与观点,更追求与主流不同的个性化、差异化趣味。久而久之,具有相同偏好的年轻网民构成了一个个亚文化群体。比如,小猪佩奇就曾在网民的不断解构和二次创作中,构成了一种网络亚文化力量。

开启青少年防沉迷模式

在网络亚文化给人们生活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一些不良内容也引起了网民注意,引发讨论。一些网友担心,消解、架空历史的网络文学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带有“丧”文化特点的漫画、文字在发泄情绪的同时,被质疑传播“负能量”。还有一些青少年盲目模仿书中或视频里看到的内容,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缘于网络传播的扁平化特点,人人都有麦克风,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意见,使得亚文化良莠不齐;另一方面,网络传播一定程度上具有匿名化的特点,内容发布者因此免于担责,导致不良信息存在。

由于网络亚文化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乃至青少年,如果过度沉迷或者把亚文化当成主流文化,可能对青少年的发展有不好影响。不论是电竞游戏还是短视频直播,都曾出现过因过度沉迷而导致学业、身体状况下降的事件,有的还造成了金钱损失和人身伤害。今年6月,广西一女生因沉迷抖音疯狂送礼,刷走父母近4万元。几年前,一10岁小学生偷刷父亲银行卡充值网游。

为推进青少年网络防沉迷工作,在国家网信办的统筹指导下,国内已有53家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基本覆盖国内主要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专为青少年过滤掉不适宜浏览的内容,推送适合其年龄阶段的内容。

主流媒体启动新的打开方式

主流文化在文化枝蔓的生长中不应缺位,但同时也应摒弃偏见,用包容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因势利导,让网络亚文化的创造活力充分涌流。

主流文化为引导网络亚文化的健康生长也做了诸多努力。近年来,大量媒体纷纷进驻新媒体平台,用主流价值和网民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引领风尚,弘扬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生态圈。2018年,国资委新闻中心携中央企业媒体联盟与抖音签署战略合作,25家央企集体入驻抖音,在亚文化平台传递主流文化的声音,这一努力对于破除次元文化之壁、引导亚文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共有5724个政务号和1334个媒体号入驻抖音,抖音成为政务和媒体信息传播的新平台。《人民日报》粉丝量和累计播放量均位居第一,成为最火媒体号。今年,人民日报还联手腾讯游戏推出了放置类模拟家园建设游戏《家国梦》,赢得网友热议和好评。

网络亚文化的生长关乎网络生态体系,关乎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在网络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主流文化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缺位将使网络亚文化肆意生长侵蚀主流文化阵地,越位将扼杀网络亚文化的生长空间,减少汇入主流文化的源头活水。为网络亚文化营造温和的生长空间,才能保持好主流文化发展的水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