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5日电(王珏、谢颖)在近日召开的中外联合考古项目工作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初步统计,2019年我国开展中外联合考古项目46项,包括赴外考古项目38项,外国考古团队在中国境内合作考古项目8项;延续性项目33项,新开展项目13项;涉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40余家国外科研机构、博物馆、大学等。
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沙特国家考古中心组成中沙联合考古队,对塞林港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发掘。塞林港是红海之滨一处重要的海港遗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港口。该项目中方负责人、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介绍,此次在塞林港发现了分布密集、排列有序的大型墓地,发掘出阿拉伯石器、龙泉青瓷、景德镇白瓷等文物,展示了塞林港作为国际贸易海港的历史。
围绕“一带一路”主题,中国赴外联合考古工作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积极与合作国开展考古调查、遗址发掘和专题研究,展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物质交换、族群迁徙、思想交融和文明互动。
与此同时,中国欢迎各国学者来华开展合作研究,中美合作辽宁红山文化研究、中以合作山东弥河流域调查、中日合作汉代铜镜研究等项目进展顺利,中国考古发现和考古资料进一步受到世界关注,更加全面地展现中华文明魅力和当代中国的考古研究水平。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6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