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观点 > 正文

勿让“碎片化”追剧带偏创作

勿让“碎片化”追剧带偏创作
2020-11-04 09:32:26 来源:光明网

(作者:卞芸璐,系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观众媒介使用习惯的改变,通过以微博、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追剧的现象,在年轻观众群体中越来越普遍。无须整块时间,不用连续观剧,只要在相关平台搜索剧集话题关键词,或者关注一些影视知名账号,观众们就可以把新播剧集的“名场面”一网打尽。更有甚者,会选择观看“一分钟看全集”的视频剪辑,把整集情节囫囵吞下。

在移动互联网改变生活的大背景下,观众利用碎片时间看剧、谈剧,本来再自然不过。但当“碎片化”追剧取代了影视作品观赏,让“速食”成为常态时,这种观看习惯就值得警惕了。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虽然从传播过程来看,“碎片化”追剧是在接收环节出现了问题,但其根本原因并不都在观众这一端。大部分观众最初选择“碎片化”追剧并非因为没有艺术鉴赏力,也不是没有耐心追剧,而是在曾经“注水剧”泛滥的蚀害下,形成了一种审美上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害怕在一部“注水剧”上浪费太多时间,所以选择通过图文信息和短视频撷取“精华”,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速食”习惯。

在观众这种“速食”习惯的养成过程中,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经济”和剧集宣传方的营销手法也起到了助推的作用。热播剧中的精彩桥段、金句台词是吸引用户的天然磁石,截取、上传再加上一些噱头式的标签,便可轻松收获大量关注。部分剧集宣传方也看中了“碎片化”传播覆盖面广、下沉度高、引流能力强的优势,主动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传剧集相关短视频,甚至做了分门别类的细分服务。比如,某部热播都市话题剧在抖音平台的官方账号上,就分出了金句、段子、情感戏等不同合集,每一集的相关桥段都会被收录其中,完美服务了习惯“碎片化”追剧的观众们。

表面上看,“碎片化”追剧让观众节约了时间,令网站收获了流量,为剧集揽收了话题热度,是个顺应潮流的“三赢”选择。但事实上,这种“速食”习惯对电视剧作品质量、观众媒介素养乃至整体创作环境,都造成了隐形却又巨大的伤害。在碎片化的短视频中,人物的性格与心理逻辑被简化为“人设”,冲突的发展与激化被精简为“名场面”,情节的跌宕起伏被浓缩为“反转”。观众看似看懂了剧情,但作品的节奏被破坏了,人物的意味消散了,价值和意义的输出也沦为了口号。

更进一步说,当观众丧失了连续观看的耐心,当充斥网端的都是断章取义的片段,电视剧作品的艺术完整性应当如何传达?当被片面解读的碎片化段落插着道德义愤的翅膀深入人心,还如何保证舆情和作品表达的一致性?当电视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在“碎片化”追剧习惯的影响下审美心理日渐浮躁,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创作生态又如何为继?

电视剧既是文化产品又是艺术作品,既要实现传播的经济循环,又要保证意义循环的畅通。“碎片化”追剧是对经济循环的疏通,却也堵塞了意义循环的要道。

在艺术生产中,创作与接受从来都是相互影响的,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艺术更是如此。在图文和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中,拥有火爆、刺激的话题,追求单点突破的作品更容易引起广泛讨论。这种媒介偏好已经对当下电视剧创作的美学倾向产生了影响。比如在都市剧中,以性别冲突、代际冲突为代表的争议性话题,成为不可或缺的叙事要素。但很多作品中的话题是策划出来的,人物浅显、背景虚化、冲突悬浮。这样的“话题”除了能挑起观众的情绪,为“碎片化”传播提供更多燃料,并没有太多艺术意味和审美价值。

任何艺术形式的受众都靠作品来培养。如果说“碎片化”追剧是“注水剧”盛行的后遗症,那在现实主义与精品化复归的新趋势下,创作者就不应再被这种畸形的接受方式牵着走。归根到底,只有回归常识、涵养品质,才能成就经典。

(责任编辑: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