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短视频博主因发布大量以奢侈生活为卖点的炫富短视频,被媒体点名批评。不止这一个主播,现在各类短视频平台充斥着大量以奢侈生活为卖点的炫富短视频,频繁展示纸醉金迷内容,腐化社会风气。网络炫富其实由来已久,从最早的论坛、博客时代,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时代,再到如今的短视频时代,炫富内容此起彼伏。炫富短视频“凡尔赛”气息浓厚,诸如花近十万元住一晚总统套房,花百万元坐月子……这些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贵,远超常人的消费能力。
具体而言,炫富短视频分几大类。有些主播打着“揭秘”“体验”富人消费的旗号,去探店尝试高昂消费;有些主播炫耀自己拥有的豪宅、豪车、奢侈品,鼓吹奢靡生活;有些主播则与商家合作,宣传价格昂贵的消费品。有心人发现,这些视频不少是精心设计的流量圈套,砸重金的吃喝玩乐体验只是噱头,利用普通人的猎奇心理吸流量、接广告、带货才是真。可见,所谓的主播炫富行为,不过是精心设计的一种人设和内容类型,让人炫目的奢侈消费只是表演的“道具”而已。炫富短视频看多了以后,部分人会被误导,消费观发生扭曲,产生“我也可以”的错觉,不切实际过度消费。同时,这类短视频还会给社会带来焦虑情绪,助长不良风气,滋长不劳而获的懒惰思想。未成年人频繁接触此类信息,很容易被拜金主义、攀比享乐、幻想暴富等错误价值观所影响,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炫富短视频泛滥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是传播方式,相较于文字、图片,视频更加形象、直观、立体、全面,可以通过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长度,全方位展示炫富内容,信息传播效果更好,转发也更方便。而且,短视频的镜头效果好,视觉冲击力强,经过精心剪辑,网友很难辨别真伪,容易轻信其内容。实际上,炫富短视频已形成流水线作业,一些个人或机构瞄准粉丝情感需求,策划虚构剧情,通过租赁方式,借用别墅、豪车、奢侈品做为道具,伪装现实,按照剧本快速完成拍摄,后期加以特效辅助,达到夸张和吸粉目的。其次是短视频用户多、市场大。近年来,短视频平台野蛮生长,用户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短视频的获利模式跟流量、粉丝量、点赞、打赏、广告等密切相关。主播制作炫富短视频,大都采取体验式消费,看似花费大,可收益更大。某主播的广告报价按视频时长分成两档,1到20秒单条视频报价35万元,21到60秒50万元。他在抖音保留的上百条视频中,绝大部分有广告痕迹,每条广告按最低报价35万元计算,账面收入上千万元。
其实,所谓的主播探店绝大部分是商家的推广套路,借助炫富短视频的传播效应,在内容里植入商家的软广告,吸引网友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宣传商家的目的,进而实现流量转化,引导粉丝去消费。有商家爆料,通过与主播合作制作炫富短视频,推广商品和店铺形象,不仅品牌曝光率、口碑大幅攀升,客流量也比之前增加50%以上。
因此,对炫富短视频的整改刻不容缓。今年以来,很多短视频平台开展了包括严打“炫富”等不良内容的治理工作,但并未起到应有警示作用,在这些平台上搜“一万元理发”“豪宅”等关键词,仍能看到众多炫富短视频。平台应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不能一味追求流量利益,也要履行社会责任,恪守道德底线,遵守法律法规。要主动加强短视频内容审核,改进算法推荐模式,减少导向存在问题、有噱头无质量作品的推送,通过技术手段拦截、屏蔽、限流,并对涉嫌刻意炫富的账号采取禁言、扣除保证金、封号等处罚。还可出台奖励措施,鼓励用户主动举报炫富短视频和主播,提升平台治理效能。炫富短视频贩卖纸醉金迷,传递着赤裸裸的金钱崇拜观,大肆宣扬贵就是好,制造“贫穷焦虑”。很多网友对炫富短视频里的内容感到新鲜,明知道难以承受高消费,却报以好奇的态度观看,甚至在诱惑下,不惜透支消费能力亲身体验一番。现在网络骗局很多,一些炫富短视频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忽悠粉丝。主播以低廉价格“私人定制”炫富短视频,内容足以以假乱真,让粉丝相信其事业有成、赚了大钱,然后再借机兜售商品、卖金融理财、拉人头做传销等,收割粉丝“智商税”。显然,炫富短视频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精神相悖。所以,我们应做好社会宣传,提醒网友提高警惕,别轻易跟随主播去搞投资、买奢侈品,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引导大众抵制奢靡浪费、骄奢淫逸,倡导量入为出、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
短视频平台不是“法律飞地”,也不是“道德洼地”。我们应该加大对炫富短视频的整顿力度,严格查处炫富短视频发布者和传播平台。同时,加快制定短视频行业规范和标准,明确炫富、黄暴、低俗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属于禁止之列。加强技术监管手段,提高内容审核能力,消除监管盲区,制定清晰罚则,对于刻意炫富、弄虚作假的帐号施以严厉惩处,形成震慑效力。多管齐下,还短视频一片朗朗天空。(作者:刘广远,系东北大学艺术学理论系教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