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观点 > 正文

书香飘向群众 知识送到门口

书香飘向群众 知识送到门口
2021-12-31 15:27:23 来源:光明网

近几年尤其是2021年以来,随着数字化服务的普惠应用,智慧图书馆渐成城市一角的亮丽风景;随着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优化,农家书屋成为众多村庄的标配。文化惠民工程正在悄然改变着城乡居民的生活惯和阅读惯,为“书香中国”活动的开展,全民阅读的普及,尤其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书香飘向群众 知识送到门口

家长带着孩子在惠民书屋中读书。光明日报记者刘平安摄/光明图片

智慧图书馆:全民阅读的书香乐园

走进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路过寿乡文化广场、城东体育广场等地,可以看到多个带有“‘书香巴马’24小时智慧图书馆”“让巴马人爱上读书,让读书人爱上巴马”等字样的自助阅览室。尤其到了晚上夜幕降临后,灯火通明的24小时智慧图书馆更显醒目。透过玻璃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的书架和整齐摆放的书籍,几个小朋友有的在埋头看书,有的在书架边找书,这里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书香乐园,玻璃外广场上的热闹喧嚣都与他们无关。

笔者注意到,类似广西巴马这样的24小时智慧图书馆,选择建在商场或广场边,看似把书房建在了闹市,却恰恰发挥了智慧图书馆的应有价值。白天,这里是不少年轻人的精神文化补给站,他们逛完商场或走出单位,走进这不大的空间,歇脚的工夫与书籍来一次美好的邂逅;傍晚,这里是孩子们的童话世界,不少家长把孩子“寄存”在这里,他们在广场上参与多彩的文化活动,孩子们也乐得在丰富的儿童读物中畅游;夜晚,智慧图书馆的灯光还会继续照亮热爱阅读的“书虫”以及向文献、书籍寻求帮助的读者。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甚至尚未在理论层面形成比较权威的定义。但是,在文旅部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智慧图书馆在实践中的探索,尤其是便民化服务、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各地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把智慧图书馆当成重要抓手,基于信息可视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个性化、特色化、便捷化的自助阅览室,打造读者全开放、资源全透明、服务全预知的全民阅读空间;另一方面,以国家图书馆及高校为代表的相关各方积极推动资源共享,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而这些发展成果最终将更加均衡地造福于不同地区的人民群众。

农家书屋:乡村一角的知识源泉

智慧图书馆的逐步普及让城市变得书香四溢,在小区旁、公园边、广场周围等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预留出一处阅读天地。而农家书屋则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遍地开花,创造性地为各个村庄开掘出知识源泉,连在一起汇聚成知识的海洋,真正起到了文化基石的作用。

作为党和国家为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而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农家书屋这些村子里的“小图书馆”已经成为全民阅读在农村的主阵地和大平台。在浙江宁波江北区的慈城镇毛岙村,有个名叫“勿舍书吧”的农家书屋,这里常有人从早待到晚,享受阅读的乐趣,当地村民把它当成补给各类知识的大本营,乐此不疲地到此一游、二游、三游。而这只是江北区打造的区内1.5公里阅读服务圈的其中一个点位。点状分布的农家书屋把知识送到农民家门口,让阅读更加便捷。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乡村振兴,文化要先行。农家书屋不仅是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利、实施文化惠民、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举措,也是以书、报刊等读物为媒,普及科技惠农、科技兴农知识以及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重要阵地。一方面,各地农家书屋除了提供大量的书籍供村民选择,还广泛运用新媒体平台、互联网技术开展科技大讲堂、三农政策讲座等,为村民送知识、送智慧。另一方面,农家书屋已成为乡土文化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很多村庄借助农家书屋这个平台,发掘乡土文化、乡村非遗、乡愁元素,打造文化集市、开展文化活动,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土文化IP,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一些村庄创新性开展文化活动,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让文明之风吹遍乡间,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不竭动力。还有一些村庄甚至发动退休教师、大学生等志愿者组成服务队办起了“四点半”课堂,不仅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课后学、阅读的场所,又使得农家书屋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书香飘向群众 知识送到门口

广西巴马智慧图书馆中,孩子们或读书或找书,沉浸在书香中。光明日报记者刘平安摄/光明图片

共享平台:为读者架一条好书传送带

广场边,智慧图书馆里孩子们自由快乐地徜徉书海;村庄里,农家书屋里的村民沐浴着各类书报刊和讲座、讲坛散发出的智慧之光。相比于一些地方智慧图书馆、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普及且利用充分的情况,还有很多地方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笔者走访注意到,一些城市路边带有“智慧图书馆”“智慧书屋”等字样的自助阅览室或自助借阅书柜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有些甚至已经落满灰尘;不少村庄的农家书屋,常常是大门紧闭,门锁生了锈、书也蒙了尘。还有一些地方,人比桌椅多,桌椅比书多,想读书而没有书;有些地方则是书多、桌椅多,人却寥寥无几。我们不禁要思考,不同地方的惠民工程,利用率和利用现状何以差别如此巨大,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智慧图书馆、农家书屋以及各种便民阅览室等,其初衷都是文化惠民,为全民阅读提供基本保障。而在有些地方,这些惠民工程“躲”在了远离人民的地方,或锁在了“深闺”中,从选址到后期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根本上背离了惠民的初心。广西巴马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惠民工程不仅要靠近老百姓、方便老百姓,更要服务老百姓,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从老百姓的需要出发,真正把书香送到他们最方便的地方。广场边、学校边、公园边、小区边、村庄里,主要读者群是谁,如何吸引更多人在此亲近书籍,是需要管理者花些心思的。

对于资源配置不均问题导致的利用不足情况,如一些地方书多人太少,一些地方则是书少读者多,则需要引起社会层面的关注。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各地方图书馆、各高校图书馆以及各类商业机构等推出了一系列文献、图书共享计划,发挥图书最大效能,惠及更多读者。无论是云平台的线上共享还是通过物流让好书在全国流动,都能有效缓解区域之间的资源不均。此外,一些公益机构、志愿者等通过捐赠的形式定点对口帮助一些智慧图书馆和农家书屋,还有一些地区,通过打通区域内部的图书流通渠道丰富各个书屋的书籍,这些做法实质上是为各地读者架起了一条好书传送带,提供了一个共享平台,为各地读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阅读保驾护航。(作者:王尉,系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丹,系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9日13版)

(责任编辑:Y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