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2019-02-18 16:41:32 来源:中华网河南

新乡市历史悠久,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都有遗址留存,是《诗经》重要发源地之一,流行于古代新乡地区的诗歌,占国风的四分之一。反映朝代兴衰更迭的牧野之战、张良刺秦、陈桥兵变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其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在研究这些历史的同时,记者发现其中两处------河朔图书馆旧址、潞王墓都和河师大兼职教授、研究馆员郭力先生有关。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新乡卫河公园原名暴张花园。公园为纪念辛亥革命牺牲牺的暴质夫、张宗周二位烈士修建的纪念堂。1924年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胡景翼、杨虎城等15人倡议,由暴张好友郭仲隗、韩经亚募资,在卫河南岸购田三十亩建成纪念堂。新的纪念碑于2007年4月重建于公园内。暴张衣冦冢也在此园内。纪念堂早已破损,但纪念碑尚存,只是如今已不在园内,保留在公园东门南邻的新乡市武警大队院内。

河朔图书馆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由三层四角攒尖顶式的主楼和左右两层单檐歇山顶式的配楼组成,脊饰为清宫式做法,为建筑更添几分肃穆。配楼两侧墙外各有一个宽敞的阳台,由汉白玉栏杆环绕,显得浑厚典雅,挺拔俊秀。在河朔图书馆旧址大门右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刻有“河朔图书馆”字样的碑刻,这为唐肯所书。

出生于江苏武进一个书香世家的唐肯,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后裔,自称“荆川后人”,他早年留学日本。1933年,唐肯调任河南省第四行政区新乡专员公署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和新乡县长。看到河南教育落后,唐肯在新乡大兴教育之风,在他所辖的14个县中,每个村庄都要办学堂。此外,他还决定在新乡建一座规模较大的图书馆。

此前,新乡已有了一座图书馆。1928年3月,新乡县警备司令陈连富奉冯玉祥命令,把破获北关赌局一案的罚款用于修建“中山图书馆”。但是,这座图书馆规模不大,房屋仅有20多间,征集、采购图书上万册。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郭仲隗先生

1933年,郭仲隗会同河南省党政军各界倡议在新乡修建河朔图书馆,由当时新乡各界要人及士绅等人组成了筹备委员会,唐肯任主任。在所辖各县采用募捐、摇彩票等办法,筹集银币46000元,在新乡县城购地作为馆址。1934年动工。1935年8月,由天津祥记工厂承建的长44.49米、宽21.73米、建筑面积达1740平方米的河朔图书馆竣工。

据《河南政治》第七卷第二期载: “新建总馆地址在车站与城内中间卫河边上,该地四面环河,呈洲形,有地50余亩,颇擅风景之胜,交通之便。馆舍为宫殿式楼房,系由天津基泰工程公司设计,内有大阅览室、新闻杂志社、文物陈列室、演讲室及其他办公室,同时可容纳300余人阅览……”

虽然河朔图书馆历经繁华变迁,但依然不失庄重典雅之势。河朔图书馆的设计出自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之手,堪称杨廷宝中年时期的佳作。1921年至1924年,祖籍河南南阳的杨廷宝,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杨廷宝到欧洲游历。1927年,杨廷宝回国不久,就被请到中国近代成立较早的中资建筑公司天津基泰工程公司工作。杨廷宝对中国古典建筑做法深为熟谙,特别对明清式建筑悉心研究,从中吸取营养。他还主张对中外古今的建筑特点兼收并蓄,在建筑风格上致力于探索和创新。他的作品或古今结合,或中西合璧。在他的设计中,河朔图书馆整个楼基为长方形磨光白料石砌筑,上方是疏密相间的砖砌壁柱。壁柱上方是飞檐画角,体现了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威严。建筑内部主要梁架为钢混结构,坚固耐用。在这里,中西建筑设计理论、技艺,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潮流、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杨廷宝参与设计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等重要建筑。他与梁思成、刘敦桢等人一起,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

图书馆建成后,国民党新乡专员唐肯为董事长,第一任馆长由新乡专署民众教育馆长杨耀武兼任。唐肯取名为“河朔图书馆”。“朔”是北方的意思,“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就是河南的豫北以及河北的邯郸等地。

河朔图书馆的首批图书,是唐肯向各地文化界的朋友募集来的,有几十柳条箱。为此,唐肯写下了“大厦连云秘籍累箧”八字草书。后来的河朔图书馆,有工作人员数十人,藏书5万册。当时还建有巡回文库,以乡镇小学为对象开展借阅活动,每月巡回一次。1938年2月,新乡沦陷前夕,河朔图书馆馆长杨耀武将珍贵图书3万余册,分装70箱,运往信阳师范学校,后又随信阳师范学校转运潢川。可惜的是,途中书籍全部散失。日军侵占新乡后,将河朔图书馆占为兵营,残存图书损毁殆尽。

1949年10月,在河朔图书馆原址上建立了“平原省图书馆”。1950年9月,开放了阅览室。1951年5月,开放了借书处。从1938年河朔图书馆闭馆后,中断了13年之久的新乡市公共图书馆又重新开放。

“平原省图书馆”,这是解放后新乡市唯一的图书馆,集中了原太行行署和冀鲁豫行署的藏书以及河朔图书馆的藏书。平原省虽然只存在短短的3年,但当时的平原省图书馆,却收藏了一批珍贵书籍。始建于1557年的浚县天宁寺藏经阁,原存6053卷南藏经,经本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用洁白竹纸裱装,为毛笔抄写与木板刷印混台版本。400余年间,保存完好。1949年,平原省将这些经书,收藏于平原省图书馆,今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李时灿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教育家,民国时,出任河南教育司司长及北洋政府的参议员和众议员。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李时灿被聘为清史馆名誉协修,负责征集和整理中州文献工作。后来,由于军阀混战,李时灿为了保护一批珍贵文献,将其从北平运回河南老家。后来,其子李季禾将保存完好的738部、1682册、3000余万字的中州文献捐献给平原省图书馆。现存的中州文献,大都是抄本和稿本,有的已成为稀世孤本。

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建制撤销,平原省图书馆改名为“新乡市人民图书馆”。1973年称为“新乡市图书馆”。现在,新乡市图书馆有各类藏书80多万册,在馆藏5万余册古籍中,列入善本的就有1000余种,其中117种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元刻本《韵府群玉》、明刻本《汜乘》、嘉庆抄本《歧路灯》等,是国内孤本或罕见的珍本。清康熙抄本《三国志玉玺传》,为海内外仅有的保存完整的孤本。2001年6月,新乡市图书馆迁至16层楼高的新图书馆,原址划归新乡市群众艺术馆使用。

上文中发起筹建新乡市图书馆的郭仲隗先生,就是郭力先生的曾叔祖。而新乡另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王墓,则和郭力先生也有紧密关系。在郭力先生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后,2006年, 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确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乡潞王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园的扩展项目进入此名单。记者在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由河南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辑的《改革记忆-----河南改革开放四十年》一书中发现了郭力先生就此事撰写的一篇回忆文章:

郭力:收回国宝潞王陵的内幕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潞王陵位于新乡,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其为潞王墓或者潞王坟,建成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占地面积15.7万平方米。墓主人朱翊镠是朱元璋九世孙,万历皇帝唯一的同母弟。陵园由神道、潞简王墓、次妃赵氏墓组成,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藩王陵墓,建筑材料除采用极少数砖木外,几乎全部采用青石、白石筑砌,故有"中原定陵"、"中原石头城"之称。就其面积、布局和石刻艺术,完全可以和北京定陵媲美。

然而,一直到2001年,潞王墓还是处在被严重破坏和被监狱占用的的境地,面临灭顶之灾。2000年,我时任新华社河南分社主管主办的《河南商报》地市部记者,主要负责报道新乡的相关新闻,我感到这是一个重大题材。

每次去潞王墓前期采访,看到的情节都是触目惊心:潞王墓背靠凤凰山,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开始放炮开山,仅2000年2到6月份,21家大型采石场每天组织2000多人放炮采石,每次炸药引爆引起的震动相当于5级地震,也就是说潞王墓每天要遭受数次5级地震!另外,潞王墓附近为河南省四大建材基地之一,13家小水泥厂每天灰尘排放量为38吨,灰尘酸雾不仅严重污染空气,而且严重腐蚀石刻文物!更让人揪心的是,潞王墓的重要组成部分---次妃赵氏墓从上世纪50年代就被河南豫北监狱占用,里面有大批武警和数千犯人,狱方缺乏文物文物保护意识,想拆就拆,想建就建,从特殊渠道取得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里面乱搭乱建现象惨不忍睹!

如果仅仅报道一下潞王墓被破坏的现状,完全可以发稿,但是在前期调查中,我发现国内文物专家、河南省人大、政协,新乡市人大、政协,《中国环境保护》、《中国文物报》等几十家媒体在十几年间就没有停止过呼吁,中央政治局委员都有过专门指示,均无明显效果,这种情况下仓促发稿,容易成为烂尾新闻,缺乏建设性,会浪费一块好原料。

于是,我开始分析报道会涉及的相关部门,他们的负责人担心什么,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结果。作为媒体除了舆论监督,能不能牵线搭桥,在潞王墓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各方利益得到主张?

河南新乡这17个地方被国家重点保护,两处都和他有关

郭力先生

小水泥厂开山炸石,污染环境,根据国家和河南省的相关政策应予取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新乡市政府和区政府,只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媒体在报道的同时,也是帮助政府做舆论铺垫。监狱方每天组织上千犯人开山炸石,利润不菲,几乎成为监狱方的主要财政来源。停止开山炸石,就等于断了监狱方的财路,两军对垒,先断其粮草,这仗就好打了。

同时,被破坏的凤凰山,完全可以建设成一个森林公园,这更符合当地长久发展的利益,新乡市政府应该会给与理解和支持。

监狱方是没有保护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因是他们没有文物常识,这肯定是要提出批评的,监狱因为历史的原因占用了次妃赵氏墓,这里远离市区,监狱干警和家属生活极为不便,如果监狱能够搬迁,皆大欢喜。经过特殊管道和监狱方沟通,监狱负责人除了委屈以外,也极力主张监狱搬迁。当时新乡市字高速发展,市区附近大块的土地已经不多,而且地价在不断上涨,我个人给狱方的建议是:早搬迁早有利!晚搬迁不仅没有利,而且后患无穷!

通过和各方的沟通,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通过系列报道,促成停止崩山炸石、从监狱手中收回潞王墓的重要组成部分---次妃赵氏墓?在和报社领导汇报了报道思路后,时任《河南商报》社长徐建勋大力支持,主管副总编胡巨成表示:在发稿时,如果总编室传真占线,直接发到他办公室!在地市部主任郭书臣的支持下,我开始着手撰写潞王墓的相关报道。

2001年2月19日,《河南商报》以通栏标题发表我采写的《炸青山凤凰变病鸡 占墓园王陵成监狱-----救救国宝潞王墓!》一文。

开篇便是新乡市潞简王墓博物馆馆长向人大代表发出紧急呼吁:"我国目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明代藩王陵----潞简王墓正面临灭顶之灾,挽救这一国家级文物刻不容缓!"文中历数潞王墓的精美、华贵,在中国文物界的地位,尤其是次妃赵氏墓,在明代历史上绝无仅有!然后,用精准的数字,和触目惊心的现场描写,说明潞王墓正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最后把问题交给了新乡市政府:环境污染、收回次妃墓的问题如何解决?

头篇报道发出后,新乡市政府政府没有回应。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晚报、市场报、华商报、河南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新乡市政府政府依然没有回应。媒体一阵热闹后,一切归于平静,我也一筹莫展,下面的报道怎么做?没有了新闻由头。

报社再次提供的强大的"炮火"支援。2001年3月2日,《河南商报》在醒目的位置,大标题刊登《郑州一读者向新乡市政府进言----保卫遗产 保卫潞王墓》,并配发编者按:本报2月19日《救救国宝潞王墓!》一文刊登后,许多读者来电来稿,呼吁新乡市当地政府尽快采取措施,不要让这样的国宝再遭重创。现编发其中的一封读者来信,希望能引起新乡市政府的重视。读者在信中问新乡市政府:作为一方政府、一任国家的公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是否该给历史留下点么?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福利,相信当地政府、当地政府的政府一起努力,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此子一落,满盘皆活。正在郑州参加河南省"两会"的新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玉峰看到此文,马上与我联系,于是峰回路转,有了商报3月6日的第三篇报道《日前,新乡市副市长张玉峰紧急约见本报记者,通报该市为保护潞王墓采取的措施和下一步的安排-----潞王墓看来有救了》。4月1日,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到潞王墓实地考察,4月3日,新乡市委书记李建昌、市长连维良带领该市党政领导班子到潞王墓现场办公,要求有关部门要介入,严格执法,小型水泥厂要控制,并陆续关停。潞王墓有这么高的文物价值,是新乡人民的骄傲,如果保护的好,可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监狱方面也传来积极的消息:向新乡市人大、政协、市委、市政府递交了《关于豫北监狱从潞王陵区搬迁的提请议案》后,又以豫北监狱3号文件的形式,向新乡市市委、市政府呈送了《河南省豫北监狱关于从潞王陵区搬迁的意见》。各方面历年挤压的矛盾、误解在不断化解,相关利好消息我在《河南商报》以《新乡市现场办公明确要求-----保护凤凰山 开发潞王墓》为题进行的报道。

商报"救救国宝潞王墓!"的呼吁,已经持续报道了进3个月,不仅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更引起省市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4月初,时任河南省政府副省长的贾连朝针对潞王墓现状批示:请新乡市政府切实采取措施,依法保护文物;请省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给与支持,并督促落实。随后,河南省司法厅厅长徐国红、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王有仁在新乡市委书记、市长陪同在,到豫北监狱进行调研,并就豫北监狱搬迁,收回潞王次妃墓进行了商议,表示服从大局,时机成熟,立即搬迁。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在4月9日以《副省长贾连朝批示 有关各方拿出措施----监狱搬走让位"潞王妃"》为题,给潞王墓系列报道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后,新乡市投资1.8亿元,搬迁了豫北监狱,关停了100多家采矿企业和7家水泥厂,还启动了以潞王陵和凤凰山为核心区的省级森林公园建设。

2006年, 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确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潞王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园的扩展项目进入此名单。

(郭力,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研究馆员,河南商业经济学会研究员、副秘书长,开封收藏家协会顾问、副会长。宏承号创始人。新乡市政协第九、十、十一届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曾任《魅力中国》杂志执行总编、大相国寺佛乐总策划、北京创意村河南总经理。曾参与策划过国家级非遗大相国寺佛乐、郑州弘亿国际庄园、重庆新名片南滨路、中原地区最大的禅修基地官渡寺、焦作云台古镇、开封鼓楼区旧城改造、新乡葫芦小镇等项目。)

(责任编辑:王伟超)

为您推荐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