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国学经典回课堂 教学改革焕新彩

国学经典回课堂 教学改革焕新彩
2020-01-06 17:18:58 来源:中华网河南

时代呼唤着国学的复兴,而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蕾老师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国学主导《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研究”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时代脉搏,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使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接轨,适当采取国学教育的思维、设计和方法,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为大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自古教无定法,但在教法之上有教师的思想指向,教学思想的确立关乎到每一节的设计。大学语文讲不好会走向“娱乐学生”或者成为“高四语文”,加上学生思维模式经过多年的标准化考试很容易固化。本来阅读过程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以其情而自得,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是要尊重读者接受的多样性,还给学生“活的”语文,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自由思考探讨,鼓励他们敏锐把握自己的思想感受,引导他们把思考“拉长”“拉深”。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突破长期以来杂志式的语文选篇模式,鼓励学生直接深入阅读研究原典,汲取经典的智慧和精华。精读精讲中国根文化,打通古今中外,纵横于历史和现实,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造就国人建设和谐世界的大国胸襟、大国风范。

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主要采用了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的、有深度的和有挑战性的大学学习体验,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概括地说采取“串成一条线,铺开一个面”的方法,形成课堂和课外结合的“开放型、立体型”教学模式。

所谓的“线”就是用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这一主线贯穿不同时代有代表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文化的视角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对宇宙、世界、人生以及历史变换的把握,能够在学习“碎片化”的网络时代能够发挥“综合化”、“深度化”的优势,能够引领学生透过众说纷纭的迷雾去观察、思考、感悟,能够培养出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学习者,激起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所谓的“面”就是课堂上讲授古文,常要把文学知识与历史、哲学打通,与外国文学文化相比照,加深学生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注意与新闻事件和流行文化思潮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作出自己的正确判断和选择。这种做法在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巨大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育和滋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人文关怀意识。

这一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还有: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教材和研究资料,使大学语文教学带有一定的学术性和研究性;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精读一本古典书籍的课余学习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等等。

经过这一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相当一批学生认为学习国学是完善自己生命所必需。他们一方面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注意把自己学到的国学思想精华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形成了不忘孝敬父母习惯。学生普遍反映说,《大学语文》给了他们“活的”语文,使他们喜欢上语文课,喜欢读书和思考,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总的说来,国学主导《大学语文》教学,一方面带来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带来学生精神素质的提升。一般《大学语文》教学只停留在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和传授上,偏重语言和文学,内容相对单一,未必能够满足当今学生的多元化、多层次化的需求。而国学是大综合的概念,至少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史哲方面的内涵,借助国学这样一个大综合的角度一斑窥豹,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国学能带给大学生的不仅是经典补课、文化修养、文学的深度认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信仰。通过古代经典的学习,对照古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径,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明白自己上大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找个好工作将来多挣点钱,而在于放大自己的人生格局,胸怀家国天下,形成一种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怀。明白道德不是外在于社会的一种要求,而是基于美好生命的一种需求。在他们体悟道、践行道的过程中,注重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争取在各个行业领域成为杰出人才。

(责任编辑:王伟超)

为您推荐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