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鄱湖生灵》:展开诗意和谐的生态画卷

《鄱湖生灵》:展开诗意和谐的生态画卷
2020-07-01 16:25:51 来源:人民网

罗张琴散文集《鄱湖生灵》(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对鄱阳湖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细节描绘,绘制出一个理想、诗意的生态栖居地,传递出对万物和谐相处的渴望。

作者深扎湖区,近距离观测候鸟、天鹅等鸟类和珍稀动物行迹,寻访湖区志愿者,捕捉鄱阳湖生灵的立体与丰盈,以细腻的笔触书写鄱阳湖的生态和风情。作者对白鹤、天鹅、坞源早等具有特殊习性、诗意象征和环保意义的动植物进行深情描绘,同时刻画了可敬可爱的巡林员、护豚志愿者、河长等基层工作者形象。

书中描述的鄱阳湖的16种动植物,对生态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它们几乎是衡量环境质量的活指标。鄱阳湖一池清水,是无数志愿者用生命守护的结果。无论是坞源早、春不老这些植物,还是鸬鹚、苍鹭这些鸟类,在鄱阳湖周边的老百姓眼里,都聚天地灵气,采日月精华。对植物,他们懂得珍惜,根据自然气候安排农事;对动物,他们有爱心,像对待婴儿一般精心呵护。这些普通渔民和农民为维护生态平衡,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令人肃然起敬。鄱阳湖区的人们为维护生态整体平衡和稳定所进行的实践和付出的努力,在书中得到细致呈现。

作者敏捷的才思在文字中流转跳跃,随物赋形,哲思话语时常流诸笔端。《蓼花锦》中,面对自然美景,作者产生“畏与悦”相交织的复杂情感。《芦花两岸雪》中蕴含“空与满”的辩证关系,比如“父亲回家那一刻,瓷瓶最空,母亲的心最满。”《坞源早》描写人与物的共生关系,“人是一粒行走的粮食,粮食也是一个行走的人。”这些饱满形象和新奇意象,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画面。

作者亲水而居,在她眼中,动物与人同为天地间的生灵,她的笔下充满谦恭、宁静、高洁和纯真的气息。《寻豚记》再现江豚顽强生存的境遇,提醒人类珍视这一动物。在一个三县交界的水域,尚存活着二三十头江豚。经过耐心等待,作者幸运地听到江豚发出的“咝啦”声,目睹江豚在水中灵活翻滚的情景,她情不自禁地欢呼。江豚是鄱阳湖美好生态的具象化表征,对其特殊习性与诗意象征的书写,寄托着作者对万物融洽共处、建设美好家园的理想。

《鄱湖生灵》在读者面前展开幸福与诗意的生态栖居画卷,呈现出和谐气象与人文情怀,警醒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激励人们继续向着永续发展的目标努力前行。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