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深埋地下的明代石碑,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为讲好大运河故事再添亮点。”河北沧州兴济博物馆馆长顾维新说,如果不是这场大雨,我们很难知道,馆藏的一通古代断碑,是明朝皇帝“敕谕”之作,其背后是一段传为佳话的爱情故事。
今年7月31日,当地下了场大雨。雨后,村民张财源出门办事,刚好路过老邮局旧址,看到了被大雨冲出来的龙纹碑首。“去年改造步行街,拆掉了老邮局,现在正准备盖楼,地基挖了一层土。这里落差大,藏在地下的石碑就被大雨冲出来了。”张财源说。
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郑志利介绍,这块龙纹碑首为汉白玉材质,雕刻着盘龙花样,额题篆书“敕谕”两个大字。碑首下方尚留小部分碑身,最左侧能清晰辨认出“弘”字,经鉴定距今500余年。
这让人们想起,2013年,河北沧县兴济镇建国街在修建排水管道时,工人在兴济镇老邮局旧址门前发现一块古代断碑。两年后,当地成立兴济古文化研究会,将此断碑及散落民间、年代久远的其他石碑一起收集保存。2019年,又将断碑运至兴济博物馆修复展示。
经专家比对,这块龙纹碑首与2013年兴济镇偶然出土的断碑基本吻合。二者宽度均为95厘米、厚度均为30厘米,且都为汉白玉材质,碑身文字皆为楷书,字号大小相同。断碑上刻有“治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中宫”“崇真宫”等字样,与龙纹碑首上的“弘”字正好前后连接,成为史书记载明孝宗为皇后张氏在家乡敕建崇真宫的有力证据。
兴济以“兴复王室,兼济天下”而得名,位于京杭大运河岸边,自古就是重镇要地。明孝宗皇后张氏是兴济人,数百年来,兴济以皇后故里闻名。
历史上,明孝宗是明代的中兴之主,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弘治中兴”的局面。他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模范丈夫”,和皇后张氏非常恩爱,终身没有纳妃。
史料记载,明孝宗在位18年,独宠皇后,对皇后一家格外优厚。明嘉靖《河间府志》记述,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四月十二日,孝宗皇帝派司礼太监李荣、内宫监太监李兴、河间府知府高铨到兴济督工敕建崇真宫。
“崇真宫的建造,在500多年前是一件盛事。”顾维新说,明弘治十一年四月,京杭大运河边正是柳绿花红的时节。兴济码头上,来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石材、河南汤阴的青砖和各地的木料经船载水运送到这里。由于崇真宫是皇帝下诏敕建、国库斥款建设,所以建筑工程浩大,各地能工巧匠汇聚于此。
崇真宫分前、中、后三大殿,《兴济县志书》称它“规模宏丽,冠绝一时”,成为运河岸边一座富有皇家气派的辉煌建筑。
“这块石碑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与史书的记载如出一辙。”郑志利称,8月27日,沧州市组织专家对断碑和龙纹碑首进行复合性修复,相隔7年,这块石碑终于展露出完整面目。
“这块龙纹碑为我们讲述着丰富的明代故事,是大运河沿岸发现的重要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推进大运河文化研究和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明代政治文化及风土人情提供了依据。”郑志利说。
记者冯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