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庆档”将至!多部佳作蓄势待发,人民网文娱部“文艺星开讲”推出国庆档特别策划,邀请部分影片主创讲述电影的幕后故事,为影市加速回暖注入新动能,助力电影行业全面复苏。
“对我来说,女排的故事不只是时代记忆,也是和自己的青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电影《夺冠》今日上映,影片监制张一白在接受人民网文娱部采访时表示,如何在影片中体现时代的气氛和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最大的考验。在影片中饰演青年郎平的白浪则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有机会重走母亲郎平作为运动员的路,并真切感受到中国女排的魅力,“她们,特别坚强,特别美。”
“重现历史画面 体现时代气氛和人的精神气质”
人民网文娱:你心目中的女排故事和女排精神是怎样的?
张一白: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对我来说,女排故事可不只是时代记忆,也和我自己的青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女排精神是一种永不言败、永远拼搏的精神,让人热血沸腾。我那时候还在上中专,班里同学一起坐公交车出游,我们在路上带着收音机,大家一起听女排比赛的直播,随着宋世雄的解说一起欢呼。
当陈可辛导演邀请我做《夺冠》的监制时,我欣然接受了,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民网文娱:电影重现了曾经定格的“历史画面”,怎样营造时代感和沉浸感?
张一白:营造时代感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电影中的历史真实分两种:一种是真实的历史,一种是真实的艺术。我理解的真实,更多的是一种现实主义还原:体现时代的气氛和人的精神气质。
有一个片段让我特别感动:八十年代的女排姑娘一起逛公园、烫头发;后来郎平当教练之后,某天对年轻的姑娘们说,今天放假,大家去谈恋爱吧。我觉得这类细节体现了时代的变迁。
人民网文娱:还原郎平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评价白浪和巩俐在片中的表现?
张一白:白浪是郎平的女儿,她不只在外形上和郎平相似,更重要的是有一种相似的精神气质,有她母亲年轻时的风范。虽然是第一次演戏,但白浪大方、大气,在镜头下并不怯场。
巩俐饰演的郎平,在身高相貌上不可能一比一还原,但她和郎平一样,都堪称各自行业里的领路人,她表现出来的气场让人信服。再加上巩俐一直通过观看比赛以及跟随排球队员观摩学习,她在姿态和神态上“还原”了郎平。
“还原细节不难,难的是还原气氛”
人民网文娱:第一次做体育片的监制,这次的体验和以往有哪些不同?
张一白:体育片是中国类型片的一个缺口。之前在票房上没有成功的先例,没有太多经验可参考,陈可辛导演挑战了体育片,我也跟随他一起学习了体育片的拍摄。
陈可辛导演赋予了体育片一种新意,我觉得实现了突破。虽然是主旋律影片,但并没有说教意味,也没有只聚焦郎平一人,而是展现了中国女排史诗般波澜起伏的几十年,体现了两代女排对体育精神的传承。
人民网文娱:在故事落地方面,为影片提供了哪些建议?
张一白:陈可辛是很有才华和成就的导演,他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主要是在宣传营销方面,也会涉及如何把握时代背景和精神气质,这是我作为监制的工作。
整个团队花了很多时间收集、提炼资料,其实还原细节不难,难的是还原气氛,包括镜头如何运动、演员的表演状态。这方面我提供了自己的建议,导演完成度很高,很精准。
人民网文娱:您是导演型监制,和陈可辛导演如何发挥各自优势?
张一白:我觉得就是互补。我自己本身也是导演,对电影制作的认识相对全面一些。做监制,就是要跟导演一起合作,成为他的战友,一起扛起遇到的困难,成为团队的依靠。
“她们,特别坚强,特别美”
人民网文娱:电影团队希望你饰演青年郎平,为什么在最开始拒绝了?拍完之后,对自己呈现的青年郎平满意吗?
白浪:接到邀请,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演不了。当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而且我也没接触过表演,不会演。更重要的是,演妈妈、演郎平,这对我来说压力太大了,但团队并没有放弃。陈可辛导演对我说:“演你的妈妈,没有人比你更合适。”
演青年郎平,我在剧组的帮助下做了很多准备,我不能说自己演得有多好,但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没有遗憾。
人民网文娱:你曾说母亲郎平是自己的偶像,你从小对排球有特殊的情结吗?
白浪:小时候我对排球了解很少,我妈妈也没有要我去打排球。我踢过足球、打过篮球,后来开始喜欢上了打排球,上高中开始加入了俱乐部。现在,我对排球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排球让我更了解妈妈。
人民网文娱:第一次担任电影演员,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给了你哪些帮助?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白浪:电影团队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每一位老师都用他们的各自方式支持我。
为了演这部戏,我花了很多时间准备,研究八十年代女排的资料,看很多的视频。表演老师也从基础开始教我,一点点引导我。这些都对我特别重要。
还有陈可辛导演,他总是跟我说:“我不想你去刻意表演,你就勇敢去展现一个你心里的妈妈。”
人民网文娱:通过这次拍摄,你对女排运动员和女排精神,有哪些感悟?
白浪:拍这部电影,我的收获特别多,我重走了妈妈作为运动员的路,也感受到中国女排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不容易。她们,特别坚强,特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