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家邱华栋最新历史短篇小说集《十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十侠》写的是历史上的侠客故事,展现出中华民族绵延两千多年的侠义精神脉络。
《十侠》包括《击衣》《听功》《绳技》等十篇,时间跨度为春秋战国至明清。《击衣》写春秋晚期刺客豫让的故事;《龟息》以秦代为背景;《易容》从王莽新朝覆灭延伸衍发出来;《刀铭》取材于《后汉书》,写东汉;《琴断》重写魏晋名士嵇康的故事;《听功》以唐太宗李世民换立太子事件作为叙述线索,取材自《旧唐书》;《画隐》来到了宋徽宗时期,写的是一个关于画的故事;《辩道》和蒙元时期忽必烈召开的一次佛、道两家辩论有关;《绳技》追索建文帝败于燕王朱棣后,下落如何;《剑笈》故事发生的背景则是乾隆皇帝让纪晓岚编修《四库全书》,部分情节取材自《古今怪异集成》。
《十侠》邱华栋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些故事的叙述各有腔调,或活泼,或苍凉,或清逸,或悲壮,写出了侠的不同侧面。小说把刺客和侠士置于历史事件中,想象历史的细节,赋予人物温度,还原了侠的精神。《十侠》是作者在武侠小说历经数次嬗变之后,复归“原侠”宗旨的书写。
本书的插图,是从晚清任熊所绘的《剑侠传》中挑选的,另有洪应明、上官周等人的版画。还从当代画家赵明钧《武侠人物百图》中挑选了几幅。古之木刻与今之白描相结合,豪气溢纸而出,形成意趣上的呼应。
评论界认为,侠义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史记》专设“游侠列传”,提出“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在当下,提倡侠义精神对实现民族的文化自信仍然具有意义。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