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观察|透过“乡味”短视频 看到新农人的别样生活

观察|透过“乡味”短视频 看到新农人的别样生活
2020-12-14 16:40:41 来源:新华网

【一线讲述】

编者按

近年来,以农村生产生活为内容泉源的短视频井喷式发展,让广大受众看到了散发着浓郁时代感、生活气的乡村和美景象。一批流量超过百万的“三农”视频创作者随之涌现,他们把拍摄制作短视频作为职业选择,其中一些人不但因此改变了自身境遇、有了更远大的抱负,还带动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光明智库走近几位这样的“乡土达人”,邀请他们讲述利用短视频展现乡土文化、开拓兴农新路的故事,并请专家对此现象的独特意义、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王美莹、赵秋丽、刘宇航、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姚晓楠)

屏幕后、青山前的“致富兄弟”

讲述人:“华农兄弟”视频创作者、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青年农民 刘苏良 胡跃清

我们的老家山清水秀,宁静美好。同村的青年大多选择进城工作,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比较多。在一次喜宴上,我们俩一阵畅聊后有了一起拍视频的想法。2018年9月,我们在网上发布了第一个反映乡村生活的视频,没想到还挺受欢迎。渐渐地,“华农兄弟”这个名字开始被大家熟知。

我是刘苏良,负责视频的出镜和解说。我之前在广东等地工作了近10年。那时看到年迈的父母带着孩子在田里干活,感觉很心酸,就想回老家干一番事业。和跃清一起拍视频常常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时我比较调皮,一群小孩子上山摘野果、下河摸鱼,基本都是我带头。

我是胡跃清,主要负责视频的摄影、创作。运营“华农兄弟”之前,我曾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每天早出晚归,生活节奏很快,但是单调乏味,于是决定回农村。2017年3月,我开始利用空闲时间拍摄视频。当我决定把它作为职业的时候,家里人并不支持,这让我压力很大,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华农兄弟”的账号每个月会更新40到50条视频,拍摄、剪辑、运营要花不少工夫,占据了我生活80%以上的时间,我喜欢这种忙碌而快乐的状态。

以前最火的时候,我们一个月里会上七八次微博热搜、新增两三百万名粉丝。但当我们走在田间地头,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火了,日子还和原来一样。

竹鼠曾是我们的主要拍摄对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不久,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再养殖野生动物,视频主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令人感动的是,粉丝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

这些年,村里变化特别大,小时候那些好玩的事物越来越少见了。我们希望用自己的作品,留住充满乐趣的儿时回忆。入秋时上山采摘野果;在院子里种蔬菜、养家畜,其他兄弟来做客时就自己下厨,热热闹闹吃一顿……我们把这些日常记录下来,很多80后、90后粉丝留言说,看到我们就想起小时候的农村生活。

都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兄弟俩不仅相互扶持,还会帮助其他兄弟。我们常常助农带货,分享优质农产品。今年蜂蜜的产量很高但严重滞销,我们帮助了将近20个蜜蜂养殖户销售蜂蜜。去年,我们帮农户卖出300多万斤赣州脐橙、数万斤香菇。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视频只是我们创业的开始,我们希望能扎根在农村做点实业,帮助老乡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会一直这样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期待把“华农兄弟”品牌做得更有影响力。

有粉丝的期待,我不再是孤独渔人

讲述人:“渔人阿烽”视频创作者、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青年渔民 陈 烽

我祖父辈都是赶海人。19岁那年,在城里闯荡了三年的我最终选择回老家,成了村里唯一的年轻渔民。经历了一次次潮涨潮落后,不知不觉已经赶了7年海。

渔民赶海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有时凌晨四五点,我就载上盛着冰块的保鲜箱、渔网、抄网和钩子,独自驾着小渔船向深海驶去。每天在海上漂五六个小时,饿了就啃冷馒头,我患上了渔民的职业病——慢性胃炎。赶海还有一定风险,有一次我去海上捞海带,渔船漏水差点丧命。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朋友建议我把赶海经过拍成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这个尝试点亮了我的生活。第一个视频发布后,一夜之间播放量达20多万,我的账号还涨了2000名粉丝,这让我很惊喜。

粉丝评论说:“最喜欢看赶海了,看你捕鱼就跟寻宝一样。”还有粉丝评价我的赶海实拍不仅带领大家认识了神奇的海洋动物,还让大家“多学了一门手艺、一道美食”。

做自媒体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如果长时间不拍赶海视频,网友们会“催更”。我很享受赶海时的自由自在,百万网友的支持更让我觉得不再孤单。不能出海时,我就和网友们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些粉丝专程来海岛上看我,我十分开心。但海上遇到风浪非常危险,我常常担心他们的安全,所以并不支持他们这么做。

今年三四月份,我开始做电商带货。5月6日,我与秀屿区政府合作,参加了助农卖鲍鱼活动,当天卖出了20吨鲍鱼。莆田特产枇杷膏是我视频平台上销量最好的农产品,我还和三个老乡合作创立了自己的枇杷膏品牌“阿烽”。在我的带动下,几个亲友也开始做短视频。

我有3个愿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实现。一是希望能去国外赶海、拍视频,向大家展示其他海域的海洋生物。二是希望自己有更大影响力,能找到离散多年的妈妈。我想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也让她知道,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最后一个愿望是再多赚点钱,给老婆孩子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用镜头展现“牧民达西”的草原生活

讲述人:“牧民达西”视频创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政协委员 包文锐

“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这是我最爱的歌词。蒙古族牧民达西所在的布里亚特部落就坐落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锡尼河两岸,居住在河边散落的蒙古包里,旁边近千亩的牧场中,有20多头骆驼,几十只牛、羊、马。

三年前的一个冬天,朋友第一次带我拜访达西一家的时候,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传统特色。热爱摄影的我,尝试用视频来记录达西一家的部落生活,便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了账号“牧民达西”。达西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了一名90后牧民,每天都和父亲一同去放牧。达西一家是呼伦贝尔草原上最早挤出骆驼奶的家庭,父亲达西尼玛是呼伦贝尔市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赛驼”和“蒙古族驼具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的鞍具、绳子、蒙古包在当地非常有名。我们的视频不仅向大家展示达西驯服骆驼、挤骆驼奶等日常,还记录了他骑着骆驼参加那达慕大会,进行骆驼选美、骆驼赛跑等比赛。

以前,达西一家是草原上非常普通的牧民家庭。自从达西在网上火了以后,到他家做客、拍摄的人,购买驼具制品、奶制品的人越来越多,给达西家里增添了一份收入。我和达西还帮助牧民售卖牛肉干及特色手工艺品,卖出将近4000单牛肉干。

近几年跟随着达西拍摄,我发现达西一家很重视生态保护。达西的妈妈从小教育他不要在河里洗澡、洗衣服,以免污染水资源。今年春天,达西救出了一只陷在水坑里、被马群遗落的小马驹,我把过程拍下来发到网上,网友们非常赞许。其实这种事情草原上时常发生,牧民经常营救被围栏卡住或者受伤的野生动物。狼、狐狸、天鹅、大雁、野兔等野生动物和牧民相处得非常融洽,每年干旱的时候,达西一家还会放些生肉在狐狸洞口。

今年8月初,看到了自治区政府发布的“支持文旅产业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恢复发展”的通知后,我在朋友圈说要定个小目标,达到一个亿的播放量,让更多人通过短视频了解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的视频常有千万级别的播放量,这个小目标很快就实现了。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春天,我拍摄的达西妈妈熬制蒙古奶茶的视频爆红,单条播放量达4300多万。

我对未来的愿景是:随着视频播放量持续上涨,牧民达西可以成为草原上的明星,为呼伦贝尔旅游做宣传。我们还会带动身边的牧民,让更多“达西”成为连接美丽草原和广大游客的使者。

传承手艺,不为流量迷失初心

讲述人:“阿木爷爷”王德伟之子、系列视频创作者 王保成

我的童年,是在父亲对木头的刨刨凿凿中度过的。父亲说,我刚出生那几年,村里拆旧房、建新房、打家具的人很多,报酬也比较丰厚。但是当大彩电、大摩托成了每家每户追崇的对象,时尚又好看的新式家具成了家装首选时,找父亲做传统家具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当时,父亲还特意研究过新式家具,发现它们大多由三合板、大芯板组成,穿着油亮的“外衣”,好看却不结实。父亲不愿意放弃匠心,即使没了顾客,还是闷头做着。一条条板凳、一个个小玩具连续不断地在他手里诞生,也不图卖,很多送给了街坊邻里们。

父亲走红网络在我意料之外。我从2013年进入互联网领域,写过自媒体文章,做过剪辑、动画,习惯跟着流量走,制作的视频也是快节奏的。而父亲制作一件物什,至少要两个小时,与短视频的容量大相径庭。

2017年,我把父母接到身边帮忙带孩子,我和妻子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短视频的策划制作上。虽然我是进入短视频行当较早的一批,但是许多年轻创作者慢慢超过了我,说心里不慌那是假的。直到误打误撞地拍起了父亲的木工手艺,才突破了我视频制作的瓶颈期。2019年1月,父亲为了逗孩子做了一只竹筒水鸟哨,儿子爱不释手,我就和父亲商量拍摄一组制作过程的视频。父亲用了大半天时间制作水鸟哨,我剪辑制作上传网络后反响极好,于是我决定拍下去。

我们决定做系列视频,将木工制作与爷孙情感融到一起,穿插山水风景。父亲听后说:“做个鲁班凳吧,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好多年没碰了,我得边想边弄。”大概花了3天时间,鲁班凳制作完成。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不用钉子和胶水,依靠榫卯结构,一块木头就变成了“合上是木板、撑开是板凳”的精密物件。我用了一天时间剪辑制作,上传后,当天播放量就超过了100万。

最初拍视频时,我出于传播的考虑,希望增加故事和剧情,现在,我更注重展现父亲这代人身上的工匠精神。鲁班凳算是中等难度,最简单的小口哨一小时就能做出来,最复杂的拱桥则要十几天。慢工出细活是老木匠几十年的准则,想做出好东西,手艺、木料、时间,缺一不可。

父亲的干事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厚重的木材,用电锯开缝只是几分钟的事,但父亲坚持用自己的小锯子。父亲总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做工就得实实在在的。”每当我的拍摄重点“跑偏”时,父亲总会提醒我多拍细节,“让大家看得清楚一些”。渐渐地,我不再为了流量牺牲内容,现在呈现给大家的基本上属于寓教于乐的教程视频,看后可以自己尝试制作。

我很清楚短时间内怎样获取高额回报、怎么蹭热点。但父亲的态度启发了我:那些都是暂时的,只有把内容做好才是可持续的。现在,我一边拍摄、剪辑,一边跟着父亲学木工。我还筹划建设生产木制品的工厂,准备在短视频之后投入实体经济。

我给父亲买了智能手机,教他上网。以前他只能在村里看别的木匠干活,现在可以用手机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手艺人学习。这对他影响很大,他第一次做竹椅时,通过灌沙、火烤将竹子弯曲而又不至于折损,就是从网上学来的技巧。

我与父亲就如榫卯结构一样,互相借力、互相支撑,从而达到稳固状态。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把老手艺传承下去,不能为了流量而迷失初心。

【专家点评】

连接与看见:短视频兴农的核心要素

作者:王 斌(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三农”领域与电商、直播、短视频等快速结合,农村和农人以朴实又充满活力的面貌出现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快速、互动的沟通方式,特别是易操作、易分享的短视频,以其原生态的现场感和广泛的用户黏性推动了扶贫兴农的新业态、新气象。

短视频扶贫兴农的直接价值在于连接。连接可以使过去由于信息垄断、价格垄断、市场垄断、渠道垄断造成的农村经济流通藩篱被极大消减,促进信息、人员、产品流通,对于供需双方的对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短视频不仅连接起买方和卖方,更激活了长久以来缺乏稳定性和多业态支撑的农村市场。农民种植养殖很辛苦,凭一己之力把劳动所得换成经济效益更是艰难,关键就在于:个体农户面对市场时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农村缺乏被了解、被认识、被信任的稳定渠道,农产品缺乏多样化的分销和传播形态。短视频则为农户提供了产品拍摄、网店引流、直播带货、品牌塑造、爆款打造、网红培训等一系列“轻量再造”的商业环节,为相对脆弱的农业实体经济塑造了便捷有效的护航“软件”,用较低的投入为农民和农村经济赋能。

短视频扶贫兴农的深远价值在于看见。首先是农村新貌被城市看见。截至2020年3月,我国有农村网民2.55亿,仅占网民总量28.2%,这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并不相称。短视频的即时、在场、感染力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这种失衡,新一代农人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有了更真实、更快捷、更多元的呈现。我们在短视频中看见乡村,也看见对宁静、质朴、绿色传统生活的向往,看见在快节奏生活中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促进了观念的碰撞、沟通的达成和文化的反思。

与此同时,农人也被自己看见。短视频的拍摄者们用最平实的口吻、最接地气的语言跟身边人唠嗑,在展现自己生活场景的同时也在调整着屏幕内外的关系和情感。短视频虽短,但一个个短视频衔接起来,就是新农人探索新生活的心路历程。乡村建设的主体是人,人心安、有归属感,才能在新农村乐土上创造生活。在城镇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新农人亟待解决的不仅是眼前的生计,更是如何建立起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以充足的内生发展动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经济上自立自足、精神上自在自强的新农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互联网+”开启了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再造,这种开放和共享的理念还将迭代下去,激活更多的连接、创造更多的看见,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能量。

(责任编辑:耿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