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河南
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要闻 > 正文

“考古中国”项目公布4项重要考古成果

“考古中国”项目公布4项重要考古成果
2020-12-30 09:17:38 来源:光明网

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李韵)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4项重要考古成果。

这4个项目是“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的重要遗址,时代集中于距今5000年—4000年前后,大体属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阶段。

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

考古领队曹建恩介绍,经过考古发掘,基本确定了由瓮城前通道、瓮城壕沟、瓮城、瓮城城门、城门组成的半月形防御体系,其瓮城是中国北方地区已知最早的具备完整防御体系的瓮城遗迹。这一发现将马面、瓮城的出现年代提前至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时期,该城门结构特征在河套地区龙山时代石城中尚属首次发现,为研究河套地区龙山时代与中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材料。他表示,根据出土文物可以判定,后城咀建成的时间早于石峁,前者使用或废弃时,后者已建成或使用,二者在时间上有衔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认为,后城咀石城的建城理念与石峁古城类似,都是背靠一条河,在地势高处建城墙,城的布局结构也差不多,但城门结构的防卫理念更突出。通过发掘可以推断城门上盖有棚子,门道很窄,应该有不止一道的木头门。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

考古领队朱超介绍,这是海岱地区目前所见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随着高等级墓葬及玉器的出土,其区域中心地位尤为凸显。本次考古新发现丰富了对鲁南地区乃至整个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阶段中心性聚落内涵的认识,对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指出,以前大汶口最重要的发现都是墓葬,但随着焦家聚落遗址和岗上城址的发现,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大汶口文化的发展程度。在距今5000—4300年左右,中国南部有一个很强大的良渚文化,而海岱地区包括淮河流域,大汶口文化持续稳定发展,而且呈现强劲的西进趋势。下一步要探讨大汶口文化区是各个城之间各自为政,还是有一个中心,岗上遗址的发现对理解海岱地区5000年以后的文明模式特别重要。

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

考古领队王良智介绍,七星墩遗址是湖南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其外城近圆形,内城呈长方形,这种“外圆内方”的双城结构在长江中游地区属于首次发现。七星墩古城遗址自距今5000年开始修建,到距今4500年左右发展到鼎盛阶段,再到距今4000年左右外城城垣废弃,其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共沿用了约1000年,为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5000年前的七星墩地区,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无人居住。而其外部处于古国时期,已经有了十几座以城邑为中心的聚落或古国,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竞争中失败的一方找到了这个世外桃源,并建立古城,繁衍生息。到了距今4000年左右,古城衰落了。在遗址中发现大量石镞,因而推测其衰落与战争有关。这与长江中游文明发展历程也是一致的。

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

考古领队赵亚锋介绍,孙家岗遗址是首次在洞庭湖地区完整揭示出的一处夏代早期的聚落公共墓地,填补了洞庭湖地区在距今4000年前后考古学文化上的空白,也是迄今为止已揭示出的规模最大的一处肖家屋脊文化墓地,且结构完整,布局清晰。他说,孙家岗遗址墓地出土了大量肖家屋脊文化风格陶器,是中原文化南下深入洞庭湖地区的实证。同时,其玉器的工艺和造型对后来夏商周三代的玉器影响深远。因此,孙家岗遗址是洞庭湖地区最初参与进中国化进程的实证。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指出,在遗址中发现了铜粒和疑似鼓风管,如果可以确定,这就是长江中游进入夏纪年之后有铜器冶炼的证据,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地区、北方地区文化关系有重要意义。这是中华文化夏代前期大的乐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音节,关联性很强。

记者了解到,2020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申报管理指南(2020年—2035年)》,批复了7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聚焦文明起源、国家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等重大学术问题,用考古实物证据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和灿烂成就,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020年还启动了河南二里头遗址、湖北石家河遗址等58项列入“考古中国”的发掘项目,亦取得了重要成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姜伟)

为您推荐

金价屡创新高,“黄金热”还能持续多久?

2024-03-13黄金最新价格 黄金最新价格今日金价 2024年黄金最新价格

“春风送岗”在行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就业暖民心

2024-03-05春风送岗 春季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