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让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
——走进中国印刷博物馆“三生万物——印刷未来3D打印应用展”
2月22日上午,由中国印刷博物馆联合光明网推出的“印出东方 云观印博”系列直播活动第五场走进中国印刷博物馆,带大家“云”观“三生万物——印刷未来3D打印应用展”。
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印刷文化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孙宝林在直播中向网友介绍相关知识。
近年来3D打印已经走进了大众视野,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初步应用,也是未来印刷打印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应用方向。
直播中,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印刷文化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孙宝林说,3D打印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使用的“墨水”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堆叠薄层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可用于打印的介质耗材也是种类多样,从塑料到金属、陶瓷以及橡胶类物质。利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物体,可以解决过去难以制造复杂结构零件的难题,并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这一技术特点决定了3D打印技术在产品创新中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据介绍,3D打印技术具有准确、多变、可塑性强的功用性。除制造业外,3D打印技术也可应用于生物工程、医疗、文物研究、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中,如打造精密仪器的范模、定制义肢、复制易损文物,进行创新菜品制作等。
在这个展厅内,不但能直观地了解3D打印技术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影响,还能从3D打印玩具、3D打印巧克力和打印自选咖啡拉花图案等互动体验项目增加观众的趣味体验,将3D打印技术的魅力全方位立体地展示给广大观众。
在直播的最后,孙馆长带领网友一起天马行空地畅想了3D打印技术在未来发展的可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背景下,3D打印技术将会成为推动智能制造的主线,它特有的个性化定制优势,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生活,还能推进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穿上自己设计并用3D打印而成的衣服去上学;在学校打印一个1:1尺寸的鲨鱼模型;在外太空或是家中的厨房打印面包或荷包蛋……而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则可以换上3D打印的器官,开启他们丰富多彩、健康愉快的新生活!
截至直播结束后,本场直播累计观看量106万。“印出东方 云观印博”系列直播活动还将陆续推出,网友们可锁定一直播光明网直播间和光明网首页,一起期待之后的精彩直播。
(记者丁玉冰 张悦鑫)